市民建议从重处罚乱吐痰行为
大家都知道吐痰不对又容易传播病菌,但时至今日,这种陋习依旧存在。记者连日采访了50位市民发现,随地吐痰排在最讨厌陋习榜首。随地吐痰令人深恶痛绝,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一吐为快”呢?
记者观察
随地吐痰者中老年人居多
4月7日傍晚,记者经过长安西路时看到,这里居民区密集,马路两边有很多餐饮店面,正值饭点,无论是店里还是外面都非常热闹。然而每隔几米,路面上就有一处痰迹,有的树坑里,痰迹更是密密麻麻。尽管路边的垃圾箱赫然而立,可还是挡不住有人随地吐痰。
4月8日,记者来到长乐东路口腔医院门前,人行道上人流熙熙攘攘,一名40多岁的妇女提着一大包衣服往西走着,突然扭了一下头,向旁边的树坑里吐了一口痰,用手轻轻擦了下嘴,头也不回地走了。
康复路地铁站处,一名男子坐在电动车上边抽烟边和同伴聊天,正说着猛然咳嗽了一声,一口痰液划过一条抛物线,落在地面上。抽完烟,不到半分钟,又吐了一口痰。
4月9日上午,记者在交大街菜市场门前看到,一名拉着小车的大爷咳嗽一声,向地上吐了口痰,完全不顾身边的行人。一名走在后面的女士身子急忙一闪,生怕痰液落到自己身上。“大爷,您这样随地吐痰不太合适吧?”大爷的眼神缓慢转到记者身上,“有什么不合适的,不吐地上吐哪?这么多人不都随地吐吗?”“随地吐痰不卫生,容易传播病菌。”记者说道。“我又没病,身体好得很。”大爷顶回一句转身离开。记者在此观察了10分钟,发现有17名市民随地吐痰,随地吐痰的人群,中老年人占大多数。
保洁员反映
随地吐痰并没有太大好转
张师傅从事保洁员工作已经8年,他告诉记者,近两年西安的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提升,市民乱扔垃圾的现象好转了很多,但是随地吐痰并没有什么好转。“我们每天都要把地上的痰铲走。有时候从附近花坛弄点土,撒在痰迹上,再用扫帚扫一扫。”张师傅说,经常是你前脚刚清理完,后脚就有人吐。
民意调查
最反感陋习 随地吐痰排首位
记者连日来采访了50位市民,“你最反感哪种陋习?”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随地吐痰。市民龚女士向记者吐槽,“随地吐痰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太恶心了。我经常带小孩去兴庆宫公园转,那些老年人一会儿吐一口,我走在路上听见有老头咳嗽,都躲得远一点。”
“我去过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大街上根本没有随地吐痰的。”市民吴女士说,西安地处黄土高原,空气干燥,人的呼吸系统比较容易出问题,产生痰液,尤其是老年人,但是吐痰的时候,可以用卫生纸包起来扔进垃圾桶。
市民担心
处罚随地吐痰行为取证难
相关资料显示,一口痰里含5000万个病菌, 通过痰液可能传播的疾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如果是肺结核的病人随地吐痰,即使痰干了以后,结核杆菌还是会在空气中存留,健康人吸入了带有结核病毒的空气,很容易感染上肺结核的疾病。痰中的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小时至几十个小时。
据了解,西安市即将出台《西安市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其中规定随地吐痰者要处以50元罚款。但在采访中,不少市民担心,这项规定能否落到实处。市民苏先生表示,随地吐痰是一种突发性行为,很难取证。如果吐痰者不承认自己的行为,会给执法造成很大困难。
市民赵女士认为,目前,对于随地吐痰的处理规定不够具体,相关宣传也不够有力,很多人觉得随地吐痰是小事情。“西安的城市形象需要每一个人来维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制定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根治随地吐痰乱象,效仿治理行人闯红灯,从道德约束上升到法律高度,对随地吐痰从重处罚,才能逐渐改变这一陋习。”
记者 袁玥
新闻推荐
生活和美食都需要打拼 “拼命三郎”打造网红小店“三郎小锅米线”
“三郎小锅米线”的创业者薛刚。■记者张潇实习生高尚巍文/图“三郎小锅米线”近日成为了西安的网红小店,生意火爆。“很简单,店名就是取‘拼命三郎\’的意思,大家都想快速地赚钱,那我就...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