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长安歌再赠昆池画

西安晚报 2018-03-14 09:42 大字

□万波

文与心共飞,人间有了诗。

声与情齐发,天空有了歌。

一座有故事的城,总在等待着一个人,给它作诗,为它唱歌。

2011年世园会已成西安往事,有一首歌,却与这座城市的无数过往一样,潜入这块灵动的土地,融入四方城的空气。

“送你一个长安/蓝田先祖半坡炊烟/骊山烽火天高云淡/沿一路厚重走向久远/送你一个长安/恢恢兵马啸啸长鞭/秦扫六合汉度关山/剪一叶风云将曾经还原”

八百里秦川风云,奔来眼底。数千年关中往事,涌上心头。日日经过的,这城,有太骄傲的史,太美丽的诗,太幸运的人。这首歌,对于远来的友,如同长安城这位历史老人自己出面,讲述数千年的岁月传奇。对于将别的客,它又像是一杯酒一支曲的壮行。还像是分手之际,主人无以相送,最后奉上自己手绘的一幅长安千秋图。

“送你一个长安/秦岭昂首泾渭波澜/灞柳长歌曲江情缘/掬一城山水洒向人间”。站在古老和现代交汇处的秦岭,泾渭,灞柳,曲江,正是当代西安再次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力点,代表着大西安近年在生态、环境、人文和经济等各方面的成就。这些满载着长安记忆的山水画面的连珠呈现,最终引出了“一城文化半城神仙/古都花开春满家园”的诗与歌的高潮。这里的“一城文化”,从故土和故纸堆里掸尘而岀,恢复了关不住的朝气。这里的“半城神仙”,既是对古人的概括,又是对今人的赞许。久违的长安自信,长安气象,在诗中骤然又生动起来。

一曲《送你一个长安》,一改过去的送别伤感,送的是一个古老的长安,苏醒的长安,奋进的长安,梦兮归来的长安;送的是一种文化,展示的是一种经典;送的是一种祝福,洋溢的是一种豪迈;送的是一种恢宏,涌动的是一种期待。堪称新时代西安的梦想之歌和奋进礼赞。

写歌的人叫薛保勤。多年来,无论忙于庙堂,还是逍遥江湖,他都像那位钟情于特洛伊的歌者,一遍又一遍,吟唱着他脚下的这块土地。

2017年秋,西安人的朋友圈纷纷转发一支新歌《又见昆明池》。昆明池原是汉武帝为练习水军开凿的人工蓄水湖,后成为泛舟游乐的好去处,曾盛极一时,后至唐朝末期干涸了。2017年9月,昆明池七夕公园开园,在被岁月的风沙淹埋了千年之后,昆明池需要一条“龙”,从历史深处一跃而出,驰骋在历史和今天之间,烛照今古,站在今人的立场,为昆明池代言。这条“龙”的龙睛,如果是一首像《送你一个长安》的歌曲该多好啊。如此大任,兜兜转转,似乎偶然地,又一次宿命般地落在了薛保勤的笔尖。于是,有了薛保勤作词,张朝作曲,韩磊、李思宇演唱的《又见昆明池》。

如果说,《送你一个长安》是对西安的一次全景式回溯,那么,《又见昆明池》就是对古城局部的一个特写。它们都需要古往今来的高难度穿越,需要史的实,诗的意,歌的美,将这三者最大程度地捏合在一起,浓缩为一支歌。这是不许有败笔的方寸之地。一笔露怯,则全歌失色。

且听《又见昆明池》:“一面飞镜天上来/一泓碧水落人间/曾经汉武训水师/舰船纵横起狼烟/沧海千年桑田千年/亭榭远逝梦楼船/一池昆明水回首忆长安”。

首节的主题是忆。昆明池退出历史舞台太早。它像是起于汉朝,终于唐朝的一个梦。这个梦对于今人太遥远了,作者有必要带领人们蓦然回首,一起发现那池就在古城的灯火阑珊处。

“一波烟柳接远山/半围花海香秦川/牛郎凌波一池月/织女长袖舞翩跹/秦岭翘首翘首问天/唐时明月汉时帆/一池昆明水/多情醉长安”。

站在时间的近水楼台上,诗人对当代昆明池的描摹和赞颂。“一波”“半围”“接远山”“香秦川”等词句,均是难换一字的推敲之果,从色到味,由近及远,从眼见的实景到遥想的“唐时明月汉时帆”,充满了中国诗词的意境之美。

“烟波浩渺伴终南/驭舟唱晚荡青莲/汉唐盛境今又现/国运水运看变迁/曾是奇观今又奇观/山水林湖皆诗篇/一池昆明水/长歌送长安”经过前两节的铺垫,作者对昆明池的情感,如同被风吹皱的一池春水,低徊的诗意,不可遏止地成为激越的歌响。这些直抒胸臆的语句,将全歌的情绪推向了峰巅。“一池昆明水,回首忆长安;一池昆明水,多情醉长安;一池昆明水,长歌颂长安”,此时此刻,它们似乎只有从一位歌手穿云裂帛的歌声中唱出,才让人觉得够味,到位!

薛保勤是一位诗人,风流数不尽的长安,古老厚重的陕西,成了他吮吸不尽的创作源泉。从他近百首对这块土地的吟咏中,他竭力搜寻着这片土地上所有的风云遗迹。他的心灵,不断体悟着这些遗迹带给今人的感喟和昭示。他的笔端,跳跃的文字触响了诗歌的竖琴,声声入心坎。在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陕西黄土上,他思先祖,望星空,神驰时光隧道。

他漫步石鼓山,品青铜、望星空、思接千载,写出《青铜宝鸡的背影》,“你的色泽原本是黄/历史给你注入了青/黄是曾经的蓬勃/青是远去的恢弘”,从两种色彩的角度,画出了宝鸡遥远背影里的人文密码:“孔子有一个理想叫复礼,中国有一种传承叫追梦,宝鸡有一个背影叫青铜”。他写大秦岭,“神州一横划南北/一路奔腾向西东”,堪称神来之笔。

他漫步曲江畔,写下了“姹紫嫣红波中秀/一湖仙子笑”这样轻灵秀丽的句子,一派词中小令的味道。他在雁塔夜行,寻来了“佛家地/经绕梁/玄奘译经忙/油尽灯枯成伟业/塔前矗大像”这样的佳句。他在乐游原驰车,觅得了“乐游原/望终南/峰头起流岚/暮色烟柳夕霞残/落红独悟禅”这样的意境。他写四方城,“曾经是历尽沧桑的一方印/如今是高歌远航的一艘船/印痕里有文化/尚仁尚德尚俭/寄托着承传”,意象之生动,联想之独特,让人倍感绝妙。

通读薛保勤的诗作,真情、雅韵、哲思的统一,是其一贯的风骨。动之于心,悟之于理,凝之于诗,成就了一篇篇薛氏色彩浓郁的作品。诗人坚守着中华文字的神秘之美,利用他广博深厚的古诗词积累,经常在细微处融入炼字之奇,抑扬之变,营造颇有古味的意境之美。薛保勤诗作的另一大特点,是他常常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借古思今,观照现实,寻找兴亡之律。每每诗歌最后一两句似乎突兀而来,其实饱含机锋,与前面内容深度契合的顿悟之句,使全诗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宋人诗歌的味道。

一座城市,它的内涵、神韵被一位诗人演绎成文字的魔术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座披上了人类光芒的璀璨之城。珠玑般的文字,起于倾城,终于倾国。风行一时,绵绵后世。于是,此诗便是此城最好的宣言。此人,自然成了此城某一时代的代言者。从《送你一个长安》到《又见昆明池》,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城,都是幸运和幸福的。因为诗和歌,是人间最美之物,至真之声。

新闻推荐

“坐办公室里都是问题, 走进基层就都是办法”

欣丝路“坐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就都是办法。”今日追赶超越之大西安,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工作千头万绪,没有调查研究,就抓不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事情,就不能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就...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