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搬迁记
本报记者乔佳妮
保峪坊村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共有81户299人。
就是这么个小村,举全村之力搬迁了两次。从小镇搬到城区新中心,从平板房搬进住宅楼,保峪坊村的搬迁成了鄠邑区整村搬迁的一个窗口。
张卫明是保峪坊村村民。他出生时,父母刚刚从余下镇搬到甘亭镇吕公路北侧的新址。2016年,由于城区发展,村子再次拆迁。如今村里的人暂时分散在各处过渡,他们一家6口便暂住在邻村。
“你看,我们的新楼就在那边,今年4月就交房了。”2月17日,大年初二,赶上亲戚来拜年,张卫明兴奋地指着窗外说。
当了一辈子庄稼人,张卫明从没想过自己能住上带电梯的房子。张卫明曾听老人说,1956年因为要建厂,村上25户群众搬迁到吕公路北侧的空地上。虽然政府也给了补贴,但在那个困难年代,家家都过着苦日子,刚搬迁下来的20来户搭的都是土坯房。在土坯房里,张卫明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光。
长大成家后,张卫明靠着自身努力和父母支持,在村西头盖了2间2层小楼。因为有着一门搞建筑的好手艺,张卫明渐渐在外面干出了名堂,当上了监理,按月拿工资,成了“领活人”。
2016年,赶上鄠邑区向东拓展发展,实施新农村改造,保峪坊村又被列入了改造范围。
“刚开始说搬迁的时候大伙还不愿意,搬到哪?怎么搬?都上楼了,以后靠啥生活?”其实政府早已想到了这个问题。新房选址就在原址以北几百米处,旁边就是发展比较成熟的社区。房屋分配时,除补偿款外,按照人均65平方米进行分配,还给每人配建10平方米的商铺。这些商铺将来由村上统一经营,农户享受固定分红。同时,村民的养老保险也由政府统一缴纳。
“这回我领到的补偿款有30多万元,还有4套总面积390平方米的住房,将来自己一套,给儿子、姑娘各一套,还能出租一套,也算是给孩子们的资产。”张卫明谋划着,“咱这房子地段好,北边是医院,南边是商业步行街,东边还有几家学校。将来这里人气旺,商铺不愁租,分红也有着落了。”
这两天招待完亲戚,张卫明打算和孩子去各大装修市场看看。“今年三四月你再来,我们村集体回迁说不定还要举行仪式呢。”张卫明笑着说,“等房子分下来,有电梯、有暖气,我要好好装修,咱也能享受好日子了。”
新闻推荐
3月1日,据西安市农业信息网络中心对全市大型综合批发市场、超市和集贸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调查显示:2月下旬西安市粮油、肉蛋价格相对平稳,蔬菜价格普遍回落,水果价格小幅上涨。2月下旬西安市肉蛋价格...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