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安科学家团队十余年不懈钻研 将核动力系统研究做到世界领先

西安日报 2018-01-15 05:42 大字

苏光辉教授核能及核技术具有军民两用特点,图为中国海军的核动力潜艇。(新华)(本组稿件除署名外 文/图 记者 张潇 实习生 吴秀秀 通讯员 朱萍萍 刘鸿翔)

作为典型的军民深入交叉融合学科,核科学与技术让很多人觉得神秘又遥远。西安交通大学苏光辉教授团队坚持相关研究十余年,刚刚凭借“先进核动力系统多因素跨维度强耦合动态分析技术及应用”项目摘得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项目总体技术国际领先”

“国外系统价格高,模拟的场景不够全面,我们下决心研发自己的系统。”2002年开始,西安交大苏光辉教授团队从先进的理论模型出发,针对先进核动力系统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据介绍,核能及核技术具有军民两用特点,舰艇核动力的技术与核电反应堆技术在核燃料生产、反应堆堆芯设计、安全防护、放射性废物处理等方面具有十分相似的工艺。但是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动力系统,我国核工业发展面临严重掣肘。

十余年如一日,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持续致力于先进核动力系统的设计分析、复杂工况下的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将中国的先进核动力系统研究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没有核心技术的时候,我们只能从美国等西方同行那里购买系统。而早在几年前,我们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美国同行,他们现在正在努力研究我们的系统技术。”谈到追赶超越的科研之路,团队青年长江教授田文喜感慨万分。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达到新的起点”“弥补了国内研究空白”“优于国外同类技术”“项目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苏光辉教授团队的成果,获得了科技部、原总装备部、国家能源局等组织的项目验收及高度评价。

目前,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加大了对军民两用核技术研发投入,加大了对军用核技术转民、民用核技术转军用的支持和政策引导力度。据悉,苏光辉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已推广到国内多家单位,解决了先进核动力系统跨维度精确分析的技术难题,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国防意义。

一代代传承西迁精神

科研之路困难重重,是什么支撑着大家不懈奋斗?苏光辉教授深情地说:“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扎根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苏光辉教授自1984年来到西安交大读书至今,他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交大,他笑称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交大人”。

来到西安交大读书的苏光辉是幸运的,因为授课的诸多教师都是西迁老教授,苏光辉的硕士、博士指导教师也是西迁老教授。老教授们努力克服生活、科研、教学上的重重困难,秉承扎实朴素、默默奉献的育人态度,对他重培养、严要求,不仅使他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潜移默化地磨砺了他的思想和品格。

团队成员秋穗正教授和苏光辉教授从1992年合作至今,他与苏光辉教授的导师都是西迁老教授贾斗南。“贾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是立德树人的典范,对我们影响很大。”谈到贾斗南教授,苏光辉教授娓娓道来一个动人的故事。1997年,课题组接到一项实验课题,从实验技术到实验大纲的实施都非常困难。实验设备一旦开启,必须运行15天不能中断,秋穗正和苏光辉每人轮流值班30小时,夜以继日赶进度。那时贾老师已年过花甲,他的母亲已103岁高龄,生活在上海。身在西安的贾老师无比挂念母亲,但是依然以身作则,坚守在工作岗位,与学生们一起日夜加班。

最终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按时并且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实验课题甲方向学校发来了红头表扬信。而对于苏光辉教授和秋穗正教授来说,收获最大的则是贾老师的言传身教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

每年研究生新生开学,苏光辉教授和秋穗正教授都请贾老师给大家讲理想与事业。老一辈艰苦奋斗、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的精神,也在新一代年轻科研人员中得到了传承。

团队科研报国从未停歇

团队的力量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团队采用“集体导师制”:课题统一分配,研究生统一指导。研究生挂名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学校规定及研究室发展需要确定,实际指导和经费使用过程中,不分彼此,统一调配,大家都在“一个锅里吃饭”。

“正是在这种从上而下的团结协助氛围里,大家都为团队的成功感到自豪,为团队的发展殚精竭虑,才使得团队的科研实力不断提升!”苏光辉教授对这支精英部队深感欣慰。

课题组给年轻老师压担子,每一名年轻老师都有侧重的研究方向,并且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团队青年教师通过近乎严酷的培养,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行业里的领军人物。

目前,苏光辉团队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24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2部。发表SCI/EI论文72篇,他引480次,5篇论文和13篇论文分别入选Elsevier出版集团期刊五年间高引和年度最热点论文,1篇论文获国际著名期刊ProgressinNuclearEnergy(PNE)年度最佳论文奖。项目成员任PNE主编、ASMEJournalofNuclearEngineeringandRadiationScience(ASME-JNERS)副主编。青年教授田文喜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青年长江学者巫英伟教授、张大林副教授获得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

提到取得的突出成就,苏光辉团队依然严谨低调。“我们的研究成果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一点贡献,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团队青年长江教授田文喜说,团队还有更多技术难关要突破,任重而道远。科研报国的脚步,从未停歇。

新闻推荐

寻根问祖热背后的乡愁

退休职工干部和乡村贤达是族谱续写的主要人物续写族谱村史首先要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史料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替父亲寻找湖南湘潭刘氏族人的寻祖公告,让网友个个摩拳擦掌,成了热心帮忙一族,在网络上下...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