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爱国奉献无悔无怨 ——记西安交大老教授的“西征梦”

左江日报 2018-01-09 09:55 大字

□新华社记者许祖华姚友明陈晨

自从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部分西迁以来,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怀揣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曾经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用激情、热血和青春芳华,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

北风吹过曾在申城沐浴过春光的梧桐,瑞雪伴着雁塔晨钟落在兴庆湖畔。日前,新华社记者走进西安交通大学校园,拾阶而上,寻踪问贤。交大人锐意进取、勇担使命的壮丽报国画卷,从脚下这片黄土地上缓缓地铺陈开来。“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建设方兴未艾,开发和建设大西北成为国家的战略需求。1956年盛夏的一天,上海徐家汇火车站,1000多名交大师生背负行囊,心潮澎湃地与送行的人群道别。“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乘车证上清晰的一行字,承载着一代人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快20岁了,通过对比、鉴别,我们都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人民政府是信得过的,我早已把人生都托付给党。”迁校时担任材料力学教研室教师的陈瀚教授说,“党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越是艰苦的地方,我们就越要去!”

当时已年过花甲的“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不顾领导提出的留在上海照顾家庭的关照,只身一人踏上了首批迁陕的专列。我国热工先驱陈大燮携夫人一同西迁,他在西安新校慷慨激昂地说:“我首先要为西安的学生上好课。”青年教授陈学俊,携妻带子全家离沪西迁,把位于上海繁华地段的房产交公,一走就是一辈子。

西迁前,学生张进喜发表在校刊上的一首题为《到西北去》的诗歌,体现了那个年代交大莘莘学子的报国热情。“西北的人们朝夕盼望,西安的伙伴已伸出了友谊的手,我的心啊,你插上翅膀吧,刷刷地掠过滚滚的长江,飞到西北的黄土高原,告诉那里的人们,我们就要来到。”

84岁高龄的西安交大退休教师胡奈赛说,当年西迁的专列上,师生们情绪饱满,嘴里不时哼唱着欢快的歌。那时大家都觉得,未来生活充满阳光。

“大树西迁”,相关仪器设备的拆卸和装箱搬运是个浩大的工程,据统计,前后共计有200多节火车车厢的物资从上海运往西安,因为后勤人员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如此大的工作量下所运物件竟无一损伤,甚至连职工托运的筷子都没丢一根。考虑到陕沪两地当时悬殊的生活条件,上海方面还要求理发店、印刷厂等后勤部门一起跟着学校西迁。

为保证交大1956年秋能在西安顺利开学,2500名参加施工的工人过春节也仅仅休息了3天,最终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11万平方米的新建校舍施工任务。“当年放弃个人生活优厚待遇的教授和先生们是英雄,为交大迁校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们更是英雄。”迁校时正值青春年华的卢烈英教授说。

卢烈英介绍,西安市政府当年为照顾南方师生饮食习惯,在物质匮乏的年月保证向学校供给大米,如今回想起这段往事,依旧让人动容。“还有次我到西安东郊一家商店买东西,店员听说我是交大老师,就像接待外宾一样。”他说。自强不息,逆境中锤炼创新原动力

迁校初期,百业待兴。“道路不平、电话不灵、电灯不明”,野兔地上跑,半夜甚至能听到狼嚎。教职工群体没有抱怨和懈怠,忘我工作、苦干实业,积极迅速投身到新校的建设中去。中国西北一片广袤而荒凉的原野上,一座科学殿堂逐渐有了模样。

创办工程力学专业的朱城除了吃饭睡觉,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新专业的创办与发展上。授课之余,他不仅要与时间赛跑编写讲义教材《材料力学》,还要抽出时间去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在艰苦的环境下长期超负荷工作,让他最终在38岁时英年早逝,成为交大主体西迁后身殉事业的第一人。

几乎同时,计算机专业也在于怡元、郑守淇以及鲍家元等人的带动下创建起来。鲍家元回忆说,他1954年进入交通大学学习,1957年就提前毕业,随即被派往素有中国计算机行业“黄埔军校”之称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第二期培训班学习,其间在北京还参与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1958年回到西安后,鲍家元开始在交大的计算机教研室工作。大家废寝忘食,一面拿着讲义上课,一面还要编写教材。由于计算机领域发展很快,当时美国甚至苏联都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因此半路出家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鲍家元说:“我们无人依靠,只能靠拼命,只能靠自己!”

当交大计算机教研室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自己编写并最早正式出版的计算机原理教材之一——《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于1961年出版时,大家从教研室“110”的代号中受到启发,将教材作者定名为“姚林”。

西安交大朴实而严谨的学风,一直被后人看作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已故教授乐兑谦,在其专著《齿轮刀具》中的几百个公式,据说他几乎都一一推导过,也都用丰富的实例计算校验过。至今相关工厂有技术人员进厂,这本书还是必读书目。

曾任西安交大焊接研究所主任的戚继皋说,偌大的两层实验室,走线和仪器装配全部由教职工自己完成,由于条件艰苦,学生实验的好多仪器都是工作人员临时做出来的。

化工学院教授刘芙蓉介绍道,每天除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迁校后不久来西安交大上学的学生们还要给老图书馆打地基,并帮助西安兴庆公园挖掘兴庆湖,甚至还去河南三门峡开过荒、种过地。

西迁后经过61年的艰苦奋斗,西安交大至今累计为国育才25万多人,培养出的33名院士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2017年9月,西安交大入选国家一流大学A类建设名单,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成为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老骥伏枥,西迁精神薪火相传

刚西迁时,不少交大教师曾担心过两个问题,一是担心原先交通大学的力量有所削弱和分散,“大树西迁”后无法在西北贫瘠的土地上“存活”;二是担心学校迁至西安后,生源质量受到影响,科研攻关人才队伍上难免出现断档。

有西安交大的退休教师说,为增强学校的影响力,从西迁开始,学校教师每年寒暑假返乡后,很多都要去家乡的高中宣传西安交大。1956年,虽然正值迁校和全国首次统招,但前来西安报到的交大新生还是比1955年多了200人。当时的物理学教授殷大钧等许多人都认为,从平时的答疑中发现,新生的水平比过去有所提高。

“我们上一代是救国的一代,这一代是建国的一代,下一代是强国的一代!”胡奈赛感慨地说。虽然1994年就已退休,但她现在还是每天都到校园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上班,为青年教师搞好教学和科研出谋划策。“西迁精神需要一代代人去传承、发扬。”胡奈赛表示。

年逾耋耄的内燃机专业教授丘大谋,最近也打算去几家核电站看看,“体力活我是帮不上忙了,但我的脑力还能再发挥发挥余热,再为国家做点贡献”。

1400名当年从上海迁来的交大教师中,如今只有300多人还健在。其中的大多数逝者都长眠于黄土地下,用他们当年一起西迁的同事或同学的话说,这一代人是“献完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

西迁过后61年,如今西安交大再度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定到西边:在西安以西,西安交大正在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依托陕西省产业优势与西安交大多学科的人才优势,创建一个西部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和规模产业核心技术的源头供给。

在中国西部,西安交大2015年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并成为“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发起主导学校。通过跨国协同创新攻关为“一带一路”倡议贡献远见卓识和智力支持,成为学校新的历史使命。

“国家的发展目标就是西安交大的责任担当,把西安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也是百年交大肩负的历史责任。西安交大将牢记使命、攻坚克难,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做出更大贡献。”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说。(新华社西安1月8日电)

新闻推荐

莲湖“新家庭计划”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本报讯(记者肖杨通讯员李龙刚)近日,家住西安市青年路青二社区的李阿姨一回到家,就向老伴儿绘声绘色地讲起在社区组织的“慢性病预防知识讲座”上学到的知识。她高兴地说:“社区不光组织知识讲座,还有免...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