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 让“观天巨眼”睁开眼

三秦都市报 2017-12-24 02:21 大字

近日,在第二届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技术研讨会上,名为SSPS-OMEGA方案有望成为中国未来建造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备选方案。这一创新方案不仅可使太阳能收集系统功率质量比提升约三分之一,而且可有效缓解三明治结构带来的严酷的散热问题,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浓厚兴趣,多位专家表达了联合进行相关技术攻关的愿望。

该方案的提出者正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多年来,凭借在电子机械工程这一“小学科”的突出成绩,段宝岩不断为国家作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大贡献。

从知青到院士

出生于1955年的段宝岩,高中毕业正赶上知青“上山下乡”运动。1974年,19岁的他回到农村,日复一日工作在兴修水利的建筑工地上。他想要学习知识的心没有因为沉重的劳动压力而消减。每晚借着微弱的灯光温习高中课本,段宝岩常常因白天的疲劳抱着书本沉沉睡去。

1978年3月,段宝岩顺利被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录取。段宝岩在这里读完了本科、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又师从我国著名天线结构专家叶尚辉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2011年,段宝岩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电子机械学科的第一位院士。

“观天巨眼”中的西电智慧

2016年9月25日,被称为“观天巨眼”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落成启用。这个世纪工程中凝聚着中国不同学科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这其中就包括段宝岩教授带领的团队贡献的西电智慧。

1995年,第三届国际大射电望远镜工作组会议在贵州召开。段宝岩教授所作的关于大射电望远镜馈源支撑的光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的报告,受到了与会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段宝岩团队重点解决了舱索柔性结构的精确力学建模和仿真、舱索柔性结构的控制,以及粗精两级调整系统的动力学耦合与复合运动控制等问题,实现了毫米级的动态定位精度。这一新方案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代替了传统的纯机械技术,以软件代替了硬件,结构形式大大简化,使自重由万吨降至30吨,降低了工程造价,使大射电望远镜阵工程的实现成为可能,被同行称为“变革式的创新设计”。

已建成的FAST工程,馈源部分就直接采用了段宝岩提出的六索驱动的设计方案。这一方案,与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形建造射电望远镜、创新性的主动球反射面一起,被誉为FAST工程的三大创新。

多年来,段宝岩和他的团队在“电子机械学科”所取得的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果,被应用到了国家的探月、神舟系列飞船、国产主力战舰以及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宇宙空间的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正在为实现中国的科技强国梦发挥着作用。

本报记者王嘉 通讯员付一枫

聚焦两院院士

新闻推荐

西安交警发布平安夜交通预警 驾车出行注意避开城内主干道

本报讯(记者李佳)昨天西安交警发布交通预警,公布24日、25日晚拥堵路段。其中24日18时城内交通流量将达到峰值,重点商圈拥堵严重,驾车出行请注意避开城墙内主干道。今天18时左右将达拥堵峰值交警部门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