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闻|80岁老飞行员患病去世捐献遗体,角膜将助两人复明
点亮他人的世界 做“无声”老师
9月29日上午,一场特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空军军医大学举行。去世的老人名叫王文儒,9月27日去世,是一名老飞行员,他捐献的角膜可以点亮两名盲人的世界,遗体奉献给医疗事业做研究。正如他的儿子所说,父亲离开了,但仍然愿意用他的身体给学生们上课,做“无声”老师。
2017年9月29日,西安,80岁老飞行员王文儒老人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视觉中国 图
老飞行员退休生活多姿多彩
29日上午11时,王文儒老人的遗体捐献告别仪式举行。老人的四个儿女、孙子孙女,以及老人单位的同事、领导、空军军医大学的领导、师生等社会各界人士,一起送别老人。
据老人二女儿王静介绍,父亲生于1937年,系河北省定州人。和母亲是高中同学,俩人的感情很好,一共育有三女一子。老人是我国第一批从学校选拔的飞行员,是原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十四期丙班飞行学员,毕业后历任飞行教员,参谋。随后,他于晋南某地驻地就地转业,参加工作。1957年10月作为一号排头兵参加天安门国庆阅兵,代表空军部队,接受毛主席的检阅,荣立三等功。 1960年被授予空军高级飞行教员,再高难度的飞行动作,都是他第一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实践完成。
老人的子女讲,父亲退休后的生活也是充实而愉快的,经常爬山、跳舞、钓鱼。“父亲退休后曾带着母亲自学舞蹈,还获得了运城市交谊舞大赛的金奖,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朗诵诗词,担任过工厂舞蹈比赛评委,还免费培训栽种蘑菇技术,帮助农民致富,资助贫困学生,此外还喜欢学习中医按摩知识……”
老人查出骨髓瘤 便提出捐遗体
今年5月,王文儒老人被查出多发性骨髓瘤。自从患病后,老人的身体情况逐步恶化,出现了贫血、肺炎、肌肉无力等症状。在 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老人也向家人提出,想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这是爸爸的心愿,我们尽管很不舍,但都愿帮他完成心愿。 ”王文儒老人的家人很快联系了西安市红十字会。
8月中旬,在全家人的陪同下,王文儒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签名栏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而且在“捐献种类”的“捐献所有器官”栏上重重地打上了一个勾。
签署完毕,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郑重地向王文儒颁发荣誉证书 。虽然这件事是家人们都早已商量妥当的事,可是,当他的儿子王龙在把荣誉证书上的文字念给王文儒听时,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念着念着便泣不成声。
在告别仪式开始之前,老人的老伴和孩子们时不时地到跟前看看,心细的大女儿不时地为老人整理遗容,小声地说着:“大家都在等着你呢?很多人都还需要你… …”并低头亲吻了父亲的额头;老伴侧拿来梳子,为老人整理了头发,一边梳一边说:“你为更多人点亮了光明,新生等着你……”
最后时刻
“别再用药了 好多留些肌肉让学生们学习”
在老人最后的时光,老人的儿子说,“父亲总是说,不要再用药了,不要再做无谓的消耗,让我的身上多留些肌肉,好让学生们能够学习,疼痛的时候就吃止痛片,从少量止痛片到大量的止痛片来缓解。”
但老人还是开心的,喜欢回忆往事,回事年轻时飞行的时光。 他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晋西南的平原大地上,他和其他飞行员们顶着炎炎烈日,对破败的原机场进行整修 。虽说是整修,但毕竟机场被遗弃了二十多年,基本上相当于重建。但大家仍然挥汗如雨、干劲十足。
在王文儒的回忆中,那时的飞行学员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飞翔梦想。他们以背记、手抄等方式自编训练教材,利用木头、铁皮等材料自制教学模具。他也深深地记得,机务官兵用黑板粉笔勾画图纸进行理论学习,用打气筒为飞机轮胎充气;场站官兵用铁锹锄头修整跑道,用油桶拉水泼洒的方式进行跑道防尘作业。遇上寒风劲急,打下木桩撑起帆布便是休息区……
“老人虽走,但他仍能点亮他人的世界。”据西安眼库相关负责人介绍,老人捐献的角膜,将使两名盲人重见光明。
对于捐献遗体,王文儒老人生前曾说,“我这架‘老飞机\’如果还能有用的话,就应该捐出去。捐献遗体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医学界研究,以后为防止这种多发性骨髓瘤,多提供些素材吧。”
(原文题为《80岁老飞行员辞世愿捐献遗体 角膜助两人复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青)10月1日至10月5日,2017西安·青海(海东)高原绿色商品推介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广场举办。据了解,本次推介会将突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为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