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品质建树和理念创新取胜 紫薇地产嘉誉连连

华商报 2017-06-30 09:08 大字

《华商报》是城市二十年来辉煌与荣耀的见证者,华商人是新闻行业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的代表者。为民生计,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城市谋,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共同肩负时代的使命,开启全新的征程,再筑企业的辉煌!

——曲江大明宫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雷蒙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群体组)北方大区比赛中,“紫薇之家”队脱颖而出,成功挺进9月份将在天津举行的全运会正式比赛,这是紫薇社区业主又一次挺进全国比赛,是一次新邻里关系的完美诠释,这份荣耀属于紫薇地产和10余万紫薇业主,是紫薇有派生活的集中体现。

品质建树

引领西安行业工程典范

紫薇西棠位于富裕一路与富源二路交汇处,是紫薇地产在“泛高新生活圈”的首发项目,6月22日,项目举办了高科(集团)公司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交流会,来自集团下属房产公司业内人士、建设单位代表60余人,在参观完紫薇·西棠项目工地后,互相交流建设管理心得,大家对紫薇在持续创新工程管理和信息化应用的探索表示赞许。“泛高新生活圈”的又一精工产品,紫薇·睿纳时代也将在近期亮相,2017年,紫薇地产布局“泛高新生活圈”,这两大项目也将开启紫薇地产的泛高新之年。

大明宫区域的紫薇·东进项目则举行了市级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观摩活动,500余同行现场观摩“取经”。这两大项目,在“追赶超越”大背景下,通过高科集团、紫薇地产品质建树方针的指引,再度成为引领西安行业工程的典范。

创新施工理念

荣誉加身 实至名归

据了解,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蓝筹地产”评选中,紫薇地产被授予“城市新动力功勋运营商”殊荣,颁奖词中提到:“在后全球化、中国“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下,城市增长极发生重组,紫薇地产“新动力地产”理念将通过“空间生产”的创新为城市空间重构带来助力,将推进城市开发与城市发展的更多契合。”而“新动力”的实现离不开品质驱动,紫薇二十余载厚积薄发的品质水准日前再次示范西安行业。

作为西安市房产开发品质提升的重点行动,紫薇·东进紫薇MINI派项目举行的绿色施工现场观摩,产品以质量创优为核心,坚持绿色环保节能施工,

工程施工有创新,赢得全市工程建设系统的高度赞许。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紫薇MINI派以始终以国企责任担当打造精品工程,被授予“西安市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观摩工地”。

工程的质量和理念创新离不开集团和公司方针政策的指导,紫薇成立二十年以来,在高新管委会、高科集团公司的指导下,探索出一系列《紫薇标准》及管理经验,对照国内外一流开发企业的管理水平,对照高新区三次创业的美好目标,以及对照西安市“追赶超越”的宏伟蓝图,特别是面对客户不断提升的使用需求,不断提升,塑造卓越、可靠的品质工程与放心楼盘。

作为根植区域板块的品牌国企,从紫薇之家“五优好宅”住宅生活体系到“新动力地产”,紫薇地产在“工匠精神,品质超越”的系统理念下,以持续创新推动西安人居进步。文/图

碧桂园25年

发家史也是慈善史

“基于历史原因,我也曾过了二十多年的贫困生活。我在十八岁之前没有穿过鞋子,也没有穿过新衣服。中学的时候,因为没钱交学费而面临退学,是国家免了我7块钱的学费,还给了我2块钱的助学金。父亲教育我,不要做对不起社会的事,以后有机会要回报社会,我爷爷也教育我达则兼济天下。”——杨国强

每年的11月份,陈心宇总会如期出席羊城晚报的“仲明大学生助学金”颁发仪式。每次仪式上,她都会给出席仪式的学生讲“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的故事。

1997年,一名私营企业主来到羊城晚报社,“他像个乡下农民,说话有浓重的口音”,当时在报社接待他的陈心宇回忆道。来者正是杨国强,陈心宇将他引见给报社的社长。

坐定后,杨国强与羊城晚报社的领导们谈了自己的想法:设立一个助学金,每年捐100万,捐给广东省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想委托羊城晚报代为管理和发放这笔善款。但也有几个条件:一是要保守秘密,不能对外透露捐赠人的身份;二是接受捐赠者,有能力了,要把受助的钱还回来,以帮助更多的人。

临走时,杨国强即从口袋里拿出了100万的支票递给陈心宇。陈心宇一下子不知所措,“没见过这么多钱,也不知道怎么入账”。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陈心宇代羊城晚报接受了这个任务,一干就是20年。

2007年,碧桂园筹备上市,媒体造访日益频繁。杨国强创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的1997年,碧桂园仅有一个项目——顺德碧桂园,捐出的100万相当于杨国强个人身家的三分之一。2002年,也即是广州凤凰城开工建设那一年,杨国强捐出了相当他一半的身家,创办了国华纪念中学。

这一次不是杨国强个人决定的,而是在女儿杨惠妍的催促下办成的。

创办一所接收贫困子弟免费读书的学校,是兄长杨国华对杨国强的嘱托,一直停留在他心间。2002年盘算一下家底,觉得可以办学校了,但又有些犹豫:孩子们还在读书,为她们未来计划,也要留点积蓄。女儿似乎觉察到父亲的心思,多次从国外打电话回来催促表态,要办就快点办,未来自己可以安排的。于是杨国强下定决心办国华纪念中学。

2002年,15岁的黄华庚从湖南老家搭车来到佛山,凌晨1点半才到达国华纪念中学,接待他的尹春霞老师还在等他。看到他后,尹老师对他说:“黄华庚同学,你是国华纪念中学校史上的第一位学生。”

那一年,学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只招了区区几十人,因为很多人对全免费的学校将信将疑,甚至有人认为是贩卖人口的骗局。黄华庚的入学成绩排在倒数位置,三年后,他以佛山理科状元的身份被吉林大学法学院录取。现在的他,是一名律师,还有2588名同门国华学子。

2013年是碧桂园走向海外的攻坚之年,相比国内相对成熟的房地产市场机制,海外的开拓,每一步都走得更为艰难。在指挥海外拓展的同时,杨国强还抽出手来干了另外一件事情。

在提交一份《关于加强职业教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国政协提案后,杨国强开始着手建设一所面向贫困学生的职业学校。

2014年,坐落于广东清远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开学,花了4.5亿。开学那天,杨国强开心得像个小孩子,上台剪彩时,一跃而上,回座时也是直接跳下台阶。此后三年,每年的政协提案他都必提职业教育与***,希望更多人也跟他一样“尽自己所能,能帮多少是多少”。

三年以后,这里的学生也超过了1000人,全部来自贫困家庭。今年,第一届毕业生即将毕业,就业率100%。

碧桂园25年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慈善史。

杨国强说:“企业大了,就属于社会的了。”企业家,就是能将社会资源整合调动起来,以推动社会的向前。

杨国强还说:“我做的,要比我说得好。”作为一个“行动派”,他对慈善事业有如他的正业一样,“所有的事情都很好推敲”:仲明助学金的道义契约、国华纪念中学的全国招生和纯慈善全免费、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对入读不了本科的高中生的关注……每一项,都不是捐钱了事,而是一次创举。文/图

新闻推荐

20年爱相随 那些事那些人 总让我们难以忘怀

总有那一些事、那一些人让你记忆深刻,那些用文字记录下的重磅报道,那些热点事件,一旦回味还是让人牵肠挂肚,难以忘怀。《华商报》改版20周年之际,华商报记者再次回访那些新闻当事人。16岁男童遭继...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