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引导社会资本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医疗、养老服务等行业。目前,这一模式逐渐在医
本报记者 沙莎 见习记者 郭诗梦
五一刚过,家住钟楼附近的张女士带着儿子前去西安市第一医院看眼科,早上9时多挂号,到看完病已经快下午4时了。张女士不由地抱怨看病难。
“看病难”是老百姓在医疗中碰到最多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便是医疗资源的匮乏。与此同时,参考消息网5月22日发布了一则消息,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在世界近200个国家中的医疗评比中排名仅为62名,远远落后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我国医疗行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使我国医疗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引导社会资本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医疗、养老服务等行业。“医疗PPP”,让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整个医疗市场,为解决医疗资源不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有压力
社会资本来缓解
公立医疗的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也让百姓在“看病难”上叫苦不迭。“陪儿子检查眼睛,9点到医院差点挂不上号,医院走廊的座位早早坐满了病号。在那里站了一天腿都快断了。西安市第一医院算是眼科专科医院,有好多大夫,可还是架不住这么多病号。”张女士无奈地抱怨道。公立医疗的供不应求,也让“看病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看病难”是老百姓在医疗中碰到最多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便是医疗资源的匮乏。90%的中国百姓看病选择公立医院,而我国公立医院配置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人口基数。换句话说,公立医疗远远供不应求。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高建民解释,以农村医疗为例,上世纪90年代时,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仅为2%,农民生病更多的是在家吃吃药,自己硬扛到痊愈;新农合推行以后,农民看病在经济上有了极大的保障,生病去公立医院看病或者住院,大部分医药费用都可以报销,他们在医疗上也更加重视。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得到了极大地释放,但是医疗供给却没跟上来。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引导社会资本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医疗、养老服务等行业,也就是PPP模式。“目前来看,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高建民说。这样由政府引导,让社会资本与公立医疗相互衔接,让社会医疗资源来分摊群众对公立医院过多的需求,将一些曾经在公立医院中看病的病人分流到由政府管理运营的民营医院中去,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公立医疗的供给压力。
有阻力
民营医院缺医生
一项关于民营医院的流动性调查显示,35%的民营医院医生在民营医院工作“一年以下”,33%的医生在民营医院工作一到两年,工作“五年以上”的民营医院医生比例仅7%。而高学历医生在民营医院工作少于两年的比例更高,72%拥有硕士学历的医生在民营医院的工作年限小于两年。民营医院医生流动性大,让医院难以稳定医生资源。“医院缺医生”,在各个民营医院中已经是见怪不怪。
小李是高新区一家民营医院的中医。今年是她在这里的第四年了,在民营医院她算是“资深元老”。谈到在民营医院的工作,小李说:“我们科室一共七八个医生,通常是连诊断带治疗,每天每个人有十几个病号。这里的医生人手和公立医院相差太远,同样的中医科室放到公立医院,医院给医生的挂号数量不会有我们这儿多。”小李对她在民营医院的工作感到十分无奈。“我们科室的人进进出出换个不停,目前的人也是医院想方设法留下的,民营医院现在每招聘一名像样的医生都很难。”
虽然,让社会资本尽量参与到公立医疗的行业中,可以说是较为理想的配置资源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本身也有一定的弊病——民营医院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医生的短缺成为民营医院发展的一大障碍。
民营医院医生为何短缺?高建民教授认为,在老百姓心中,公立医院的地位远远高于私立医院,大部分百姓由于医保报销机制和对公立医院医生水平的认同,都愿意去“大医院”就医,所以一直以来正规学校毕业的医学生也都愿意去公立医疗机构。此外,公立医疗机构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像土地、税收这样的成本公立医院不需要考虑,而民营医院却要将众多资金花在这些上面,这就自然而然“节流”了民营医院医生的工资。最重要的是,对一名医生来说,在民营医院,编制、住房都很难有保障,上升空间也十分有限。
民营医院的医生短缺问题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要想让医疗PPP模式能够持续热下去,就必然要解决这一难题,将医生与医院设备资源合理配置。
有空间
专家预测未来增长潜力大
医疗PPP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甚至有人提出未来中国医疗PPP存在10倍的增长空间。对此观点,高建民教授认为,若是将此命题定义为民营医院发展潜力有10倍,结论倒很难说,但是医疗PPP项目的发展潜力可以说的确非常巨大。
中国的民营医疗机构目前以专科补漏为多,小型的诊所多,而且民营医疗机构只有在特定的市场才能发挥作用。比如,为高端人群提供高端服务的民营妇产医院,住院分娩收费10万元以上。享用这样的私人医疗服务人群毕竟还是少数。而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包含综合性医院较少,中国主要的医疗机构供给还是公立医疗。加之,民营医疗机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政府的监管能力有限,部分群众已经对其缺乏信任。所以,如果仅仅是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还很难判断。
然而,PPP项目有政府的运营建设,背后有坚实的后盾。在这一方面,医疗PPP项目的发展极大地规避了民营医院自己发展的缺陷和不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老龄化现象严重,看病的人群会日益增加,医疗市场越来越大,相应地引入PPP项目,可以为公立医疗减轻压力。比如,民营医院中不乏先进的设备,用这些设备为病人做检查,公立医院的医生只需确认数据,明确治疗手段,这样看病便可大大提高效率。另一方面,PPP项目由政府建设管理,比民营医院自给自足的模式多了份保障。由政府来引导建设的医疗项目,规范性会更高,更能获得百姓的认可。同时,养老只靠政府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要靠民营力量和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
一组来自国外的数据显示,加拿大医疗PPP项目占比达49%,英国的也达到了19%,而我国医疗PPP项目占比仅为5%。对比发达国家医疗PPP项目的占比,未来中国医疗PPP存在10倍以上的空间。
医疗PPP,在国内已是大势所趋。
新闻推荐
西安公租房管理出重拳 发现转租转借行为将被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
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在本市创新创业,自去年6月以来,西安率先开展了新毕业大学生人才安居保障,并不断加大安居保障力度,截至目前已向大学毕业生配租人才公租房12835套,包括上庄村、夏家堡、王家棚、向阳沟...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