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考是一个无关成败的考核判定

西安晚报 2017-06-01 05:10 大字

高考年代:2011

姓名:张晚晴

高中:西安市第三中学

录取院校:西北大学

考后经历:本科毕业后保研到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专业学习

“高考是一个无关成败的考核判定,对梦想的执着和自信、对未来的向往和热爱,比高考更能决定你的未来。”现在北大读研的张晚晴,6年前作为西安市第三中学首届“爱心班”学生之一参加了高考,以600多分考入西北大学,从西北大学毕业时,她已经拿到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保研通知,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高考无关成败。

“我一直选择在公益领域展开研究,这得益于我从高中就读三中首届‘爱心班\’起,就是社会公益的受益者。”5月26日,张晚晴在深圳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2008年陕西省教育厅发文批准西安市三中成立“爱心班”,凡是省内家庭困难的优秀学子均可申请,不仅学杂费全免,而且学校每月提供生活补助,并减免其他费用。那时,张晚晴在商洛双语学校上学,中考名列商洛市第三。由于父母经营上的重大变故,家境瞬间一落千丈,在高中择校的问题上她一度和父母关系紧张,正在为去哪里上学犯难之际,三中“爱心班”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副校长赵海娟找到了张晚晴。

张晚晴所在的“爱心班”被媒体称为“最牛爱心班”,8年来高考成绩逐年攀升,一本上线率达到100%,近5年来高考平均分基本在610分以上。回忆备考过程时,张晚晴说她特别感谢赵校长和“爱心班”的同学们。“其实入学第一年时,我有些瞧不上‘爱心班\’,总觉得自己中考成绩不错,从小算是书香门第,又有些养尊处优,只不过因为家庭变故不得已罢了,所以不好好学习。但是那一年,我的成绩总是排在全班倒数第10名之内,很快就成了‘问题\’学生。”张晚晴说,“赵校长很理解我的情况,她就像母亲一样关心我、鼓励我,给我勇气和能量。高二文理分班开始,我的成绩很快提上来了,只要稍微有些傲娇,赵校长就会提醒我。而且‘爱心班\’和文科班的同学们身上那股坚韧、踏实、执着和自律的劲儿触动了我,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因为心态好,在2011年文科试卷偏难的情况下,张晚晴在高考中表现出了她应有的水准。那年陕西首次实行“三知”(知分、知线、知位)填志愿,张晚晴成为“知分填报志愿”“平行志愿”等政策改革的首批受益者。张晚晴的志向一直是北大,高中时期她所有日记本扉页上都写着“仰望博雅、触摸未名”的字眼,不过她知道自己的实力还不够,“我高考成绩突破了600分,最终只录到西北大学。大学四年,我不想像上高一时那样浪费时光,我给自己设定了更可行的目标,踏踏实实去实现,大学毕业时,我的体重从130斤减到90多斤,但是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的保研录取,由于喜欢金融、传媒专业,所以选择了北大汇丰商学院的财经传媒专业。”张晚晴的开朗、活泼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对于高考,张晚晴说,这个世界有时看似分明,有竞争,就会分出先后;有选择,就意味着一部分人欢笑,而另一部分人失落。但当你有一天能定义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这个世界就是你自由驰骋的天地。所以,请不要为那个还没有到来的高考结果担惊受怕,这只是一场无关才华高下的选拔,无论最终结果好与坏,都不应当有损于你为梦想拼搏而怀有的勇敢和能量。文/记者杨明图/采访对象提供

新闻推荐

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建设绿色文明城市 王永康主持

本报讯(记者郭欣)5月31日下午,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安市支持创新创业的三个政策文件,农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实施意见》,《中共西安市委贯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