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吃过粽子就算过端午节吗 端午传统文化如何传承

三秦都市报 2017-05-31 04:10 大字
端午节插艾草、包粽子、戴香包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而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端午节的过法也大为简化。

昨日,记者采访多位西安市民,其中很多人表示过端午就是吃个粽子,端午节俨然“瘦身”为“粽子节”;还有网友说,端午节成为四大传统节日中“存在感”最低的节日。

作家崔彦对民俗有多年研究,她感慨说,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其文化传承需要社会各界每一份子的力量。

85后的市民孙先生老家在宝鸡,现在西安生活。只是听父母说起他小时候戴过香包,而他本人对香包已没什么深刻印象。孙先生说,传统节日中,端午节和中秋节他觉得很淡,尤其是端午节,除非父母买粽子吃,他没有过节必吃粽子的意识。

像孙先生一样的人在年青一代里很普遍。出生于1998年的刘亚梅对于端午节的认识也仅仅是吃粽子,最近,她看到办公室的大姐买艾草,觉得好玩也买了几束。“不贵,一元3根,听说是辟邪,有事没事图个吉利吧。”

端午节“瘦身”之下,手工香包也遭遇尴尬。记者昨日走访了解到,街头小摊所卖的香包多为机器缝制,价格在5元到20元之间。

凤玺工艺民俗馆馆长巩宾告诉记者,纯手工香包特别费时费力,做出来了人工费不低,一些稍微费点工夫的得60元起步,比如带缂丝工艺(一种传统刺绣工艺)的,可能一个月才能做出一个,价值就更高了,也很难扩大市场,因此从行业看,专注纯手工香包的人整体在减少。

“过去人们通过节日来享受生活,过节是一年生活水平最高的时候;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过节与否生活水平变化不大,这是节日淡化的原因之一。”崔彦告诉记者,社会活动对于传承节庆文化的作用不可低估,比如包粽子做香包,是家庭内部成员情感交流的载体;而抢香包、赛龙舟送端午,则是社会交际的载体,因此在今天,人们要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也需要借助一些符合当下社会特点的新活动。本报记者王继成

新闻推荐

西安区县首轮巡察工作上半年全面启动 紧盯时间节点高效扎实推进巡察

本报讯(记者李天娇)5月27日,西安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区县巡察工作专题会议,对区县巡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鑫出席会议并讲话。杨鑫指出,建立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