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公平促发展计量工匠助超越 马毅:计量路上不懈技术攻关
对航空事业无限热爱,对工作高度负责,身上透着计量人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的执着和坚韧,这说的正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计量专业带头人——马毅。
作为计量日常工作的基层推动者和实践者,马毅以军品质量为核心,以民机民品为两翼,不断进行观念和技术创新,围绕武器装备型号需求,解决测试技术和生产工艺问题,将计量融入科研生产一线,用专业技术为武器装备的研制构筑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的坚实平台。
在国家重点研究项目C919大客机制造过程中,为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可靠,必须进行地面仿真验证。加载台是舵机的地面仿真专用设备,用于模拟空间环境,测试舵机性能。因欧美国家对我国技术保密,其计量保障方法和校准技术无任何相关文献资料参考。为保证舵机加载台量值准确可靠,突破商用飞机计量测试领域的瓶颈,马毅跟进当前校准的新需求,研究新的校准方法,通过对旋转舵机动态加载台现场在线校准技术进行研究和验证,对校准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价,研究了一套有效的计量方法。通过系统校准,得到系统的总体指标,提升校准的有效性,并且不用对设备进行拆卸、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自控所为国家某重点型号飞行器的预研配套研制作动器。该飞行器集航空、航天技术于一身,需要穿越大气层飞行,使得作动器面临严酷的环境,作动器在跨太空时如果过热导致轴承卡死将使飞机控制失效,因此耐高温作动器的研制成为型号研制的一项关键技术。虽然通过理论推导出了跨太空时由舵面传导至作动器的理论温度值,却无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际工况,必须进行地面仿真热载试验,以验证作动器性能。但国内没有相关试验方法和成熟的设备,而战机仿真试验为各国保密内容,无法借鉴。关键时刻,马毅勇挑重担,通过仔细研究和反复论证,首先采用负载偶控温的方式实现了表层仿真温度;然后根据作动器尺寸加工了热传导杆,用镍铬加热带加热传导杆,将热量传递至耳环内壁,模拟飞行器在外太空时的热量传递;通过大量的公式计算,分配加热功率,用玻璃棉消除热辐射,模拟飞行器不同的温度梯度;通过精细加工,在轴承内放置传感器,实时测量核心区域的温度变化。通过大量的试验,最终按理论推导完成了该重点型号飞行器作动器的仿真试验,模拟验证了作动器在外太空的性能,保障了产品按时交付部队。
近年自控所引进了两台俄制压电焊接机,专用于各类型号激光陀螺稳频压电组件的焊接。随着生产任务的陡增,逐渐暴露出其温度测控系统存在的缺陷:需操作人员手动作业,加工过程时有波动,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这一温度测控难题,马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压电驱动器焊接温度的测控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压电驱动器焊接工艺的分析,根据测控要求,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显示技术紧密结合,开发设计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的压电焊接温度测控系统。通过改进,自控所压电驱动器的焊接质量不但符合俄罗斯工艺要求,而且提高将压电驱动器焊接的成品率由60%提高到97%,极大满足了科研生产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助推自控所民机、民用产品领域拓展,作为自控所国际合作产品NADCAP取证计量团队主管,马毅通过对外交流、学习,吸收、引进国际计量先进技术,从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最后成为行业专家。他“啃”标准、“钻”技术、“摸”参数,独立编制了上万字的中英文双语版企业计量技术文件,并不断提升文件的完整性和适用性。通过管理改进,借鉴转包生产先进方法,将“如何做”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步骤,持续提升计量过程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发挥专家作用,推行自主控制与检查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强化各类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过程监督检查的力度和深度,将持续改进融入整个过程控制。自控所热处理项目NADCAP审核,高温测量第二次复审就取得了零不符合项的成绩,受到了PRI审核员的高度表扬。
新闻推荐
■记者熊玺郭璟霖 23年前因“争风吃醋”杀死情敌踏上逃亡路,中断与妻儿的一切联系在新疆隐姓埋名。已经“漂白身份”的他仍然没有逃过长安警方的追捕,5月19日晚被...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