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要用好“民情大数据地图”

西安晚报 2017-05-22 04:50 大字

欣丝路

自4月份“民情大数据地图”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基层党员干部已累计联系走访群众104万人次,建立民情档案64万余户,80%的村完成手绘地图,60%的村实现了计算机录入。这份沉甸甸的成绩,是全市上下转变作风、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贴近民声”的真实体现,让人欣慰。

但是,“良好的开端只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让“民情大数据地图”这个新载体、新手段,真正提升各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和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还必须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

一是要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图”。 “勤走访、巧借力、常更新”的“画图”过程,就是不断深入群众、靠近群众的过程。只有在“画图”的同时,把各种情况烂熟于心、善于运用,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排忧解难,彰显党的好形象。

此外,要建立“走村不入户、群众来监督”的反向监督机制,让群众来评判干部是不是带着真心来“画图”,是不是带着真情来服务群众;要定期举办民情地图“大比武”,确保“民情大数据地图”的有效性和正确率,经常性地晒一晒干群关系的亲密度。

二是要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和谐图”。要紧紧依托“民情大数据地图”,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用群众的语言解决问题,在化解矛盾纠纷、防灾避险、困难互助、环境整治、河道治理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从而达到良好治理效果,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要成为脱贫攻坚的“作战图”。“民情大数据地图”中的社情民意、资源禀赋、产业规划、结对帮扶等信息,可以有效助力脱贫攻坚。要挂图作战、精准施策,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定好符合实际情况的阶段性目标,从中挖掘出一批适合村情民意、有利于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发现一批有威望、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带领困难群众致富奔小康。

“民情大数据地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把“民情大数据地图”自觉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抓实、抓细、抓久,用足、用活、用好,才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身入、心入、融入基层,从而为大西安大发展凝聚力量。

新闻推荐

电子大屏现身电视塔盘道和西斜七路十字 “车不让人” 将被直播

西斜七路十字东南角,电子大屏对不让人的车辆进行曝光。记者袁玥摄本报讯(记者袁玥)最近,不少细心的市民经过电视塔盘道和西斜七路十字时发现,路口多了块电子大屏幕,一些车主不礼让行人的画...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