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第三届文明对话·长安论坛 西安召开

西安晚报 2017-05-22 04:51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张静) 昨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陕西侨易文明对话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文明对话·长安论坛”在西北大学召开。

为持续深入推进东西方文明对话,西北大学分别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西安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文明对话·长安论坛”,并发表了“西安宣言”和“西安共识”,其影响力正日益彰显。第三届论坛将在前两届论坛的经验基础上,为倾力构筑西安成为21世纪人文思想碰撞的世界文明对话高地贡献力量。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八个国家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外国专家十余人。

为期两天的论坛,内容丰富,层次广泛,围绕“文明对话与命运共同体建设”主题深入研讨。昨天上午,著名汉学家、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顾彬先生发表了题为《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报告,畅谈了中国作品外译的相关问题,如外译如何能真正传递不同文化中的美感,译出作品是否适合列进译入国的文学史,中国经典作品的外译工作该怎样担当等。中国思想史教授方光华先生发表了题为《中华文化在中亚的传播策略研究》的报告,提出当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要加强和深化同中亚国家的持续交流合作,必须在中国与中亚千年交流的历史启示基础上,在中亚高扬和而不同的文化多元主义旗帜,揭示和凸显中亚历史传统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努力培养彼此了解和相互认同的情感,推动中华文化在中亚地区的成功传播。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的报告题为《加大海外汉学研究,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深入讨论了汉学基本特征以及中国近代学术转变如何受启于海外汉学等问题,并对实现文明互鉴,传播好中国传统文化提出若干建议。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颖科发表了题为《中国文化特性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的报告,提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应当充分适应中国文化遗产的物质特性与文化特性,应从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论依据、事实依据、构建方法、主要内容、价值体系六个方面实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震教授以《自信、自省、自新: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为题的发言,深入解析了中国文化自信的理由,并探索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文明交流中实现中国文化自新的方法,为立足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如何发展建言献策。

新闻推荐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获“先进单位”表彰

  5月12日,陕西省国家税务局、陕西省地方税务局、陕西省公安厅、西安海关、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联合召开2016年度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表彰会议,民生银行西安分行荣获“先进单位”...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