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80后女孩创业带乡党致富 解决百余名村民就业难题

三秦都市报 2017-05-14 04:11 大字
  因为家庭贫困,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是没有机会走入高等学府深造……经过多年磨炼,4年前,80后的刘雅娟将生猪养殖和葡萄种植结合做起循环农业,解决了100多位普通农民的就业,更带动了村民们一起致富。

  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和盼头

  昨日上午,西安阎良区关山镇樊家村北周组石川河边,500余亩的农业园区一片生机盎然,大片的葡萄园里随处可见忙碌的工人进进出出。

  葡萄藤下,40岁的王春梅戴着手套正在修剪葡萄花穗,每个花穗只能保留10厘米长,其它的全部摘掉。对于王春梅,年轻的刘雅娟印象特别深刻,2013年建园的时候,王春梅就来这里工作了。因为丈夫身体不好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又要照顾两位老人,一个家就靠王春梅一个人支撑着,农忙时她就在地里给别人帮忙,农闲就骑上电动车去城里找活干。每个月1000多元的收入,加上政府的救济和帮助,让王春梅对未来没敢有太多的奢望。

  “现在好了,在家门口的园区里干活每月不仅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还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更让王春梅开心的是还能学到葡萄种植的很多技术。工作4年了,用自己攒的钱,王春梅过年前把家里粉刷一新,还买了新的家电和家具,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和盼头。

  在园区工作幸福感满满

  “这里以前是个旱塬,没有水井。”作为当地村民,李安民一直觉得他工作的农业园区建设,改变了他和很多村民的生活。

  以前在这里,李安民种的2亩多小麦是家里大部分的经济来源,可是缺水灌溉,靠天吃饭,每年的收入很是一般。如今把土地租给了刘雅娟,每亩有700元每月的固定收入,在园区干活每月还收入3000多元,这对李安民来说就已经很满足了,所以每年到葡萄开花和结果期间,园区里的大面积灌溉工作,都是他加班加点完成的,从来没什么怨言。

  “土地的租金每4年还会涨一次呢!”这么多年在园区里工作,李安民似乎从来没请过假,和曾经东奔西走的打工日子相比,他一直觉得在园区工作有保证,不用担心会没有活干。

  大家一起努力 共走致富路

  作为循环生态农业,养殖区里每年生猪出栏可达7000余头,创业至今,经济效益还比较可观。只是200多亩的葡萄种植区,因为是第三年挂果,过高的生产成本,很多时候没有任何盈利都是在赔钱。尽管这样,刘雅娟说她从来没有拖欠任何员工的工资。

  “我就想带着大家在这里能种出一个有地理性标志的农产品。”刘雅娟说,她今年33岁,15年前参加完高考后,已经收到西安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那时家里穷,根本没钱供她上学,只能放弃。

  对于过往的经历,刘雅娟感触颇深,但不想说太多。她告诉记者,等到了暑假,还想给村里考上大学的贫困生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希望大学生用劳动所得挣钱交学费,那样会更加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和美好时光。本报记者谢斌

新闻推荐

“我给农村孩子捐本书”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赵明)一本好书,是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是一条通往真善美的道路。可是还有一些农村的孩子,因为诸多原因感受不到图书所带来的温暖。让我们凝聚爱心,为他们架起一座了解外面世...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