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灞桥 有旗帜 在灞桥 有精神 公安灞桥分局党委提升行政效能

三秦都市报 2017-04-24 06:01 大字
????窗口单位民警服务群众

检查站民警查获违法嫌疑人员

  城市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一点,作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西安,表现更为明显,需求更为迫切。

  今年3月1日,在经过了充分调研、技术落地、风险评估等若干轮讨论后,西安市公安局“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出台——这背后,不仅是城市主政者助推“追赶超越”,跳出“城墙思维”的魄力和勇气,也是西安警方“提升行政效能”的速度和决心。

  如果以一座城市的政府服务管理、人才引进、发展活力等软环境为坐标来衡量,那么涉及到公安工作的户籍、出入境、交警三个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效能,则意义重大。

  在1月5日连夜展开的“行政效能革命”百日会战中,西安警方要求,用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原则,迅速调整精神状态,发扬实干精神,狠抓窗口单位服务效能提升,下大力气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迅速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

  事实上,在行政效能革命甫一开展之时,公安灞桥分局党委就通过创新工作举措、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等,主动担当,多措并举,打造出了一支忠诚、担当、干净、活力的“公安灞桥铁军”。

  一对一定制“无户口人员”落户方案

  那是3月1日的事,当天,“户籍新政”在全市范围内展开。

  早上7点半,当灞桥分局户政大队大队长王建华赶到新筑派出所时,他在等待咨询办理的队伍中,看到了局长王毅刚。

  “王局长现场督导,去的比我们都早,充分说明了分局党委对‘新政\’有多重视。”王建华之所以选择前往新筑派出所,有他的考虑,“‘新政\’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就是大学生群体,新筑辖区企业单位多,大学生数量庞大,我们在新政实施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户籍新政体现了西安接纳人才的决心和胸怀。”王建华说,在公安工作的全部业务范畴中,最靠前、最贴近市民群众的,应该是户籍。

  实际上,西安全市上下这场“行政效能革命”的发端,正是源于一篇“两年历程,二十余次奔波,一位普通‘人才\’落户西安的坎坷经历”的网帖。

  针对这个网帖,西安市公安局分管治安、交警、出入境的3名副局长牵头制定市公安局户籍(居住证)办理、出入境证照办理、车驾管办理3个实施意见。

  几乎是同时,公安灞桥分局党委正式成立领导小组,确保这场“百日会战”不走过场。党委书记、局长王毅刚亲自担任组长,分局各副局长,督导各自分管的派出所,在全分局上下,迅速行动起来。

  为了避免推诿扯皮,有效提高工作效能,先后进行了五次户籍业务培训,参加培训的,都是各个派出所的户籍副所长和户籍民警。

  “‘新政\’刚实施的那段日子,群众电话咨询很多。”户政大队教导员白华勇告诉记者,在“新政”实施前的几个月,经分局党委审批,辖区所有派出所的户籍室,都统一安装了叫号机、查询机,这在全市公安系统尚属首次。

  以新筑派出所为例,新政实施以来,每天来办理业务的群众都在三四百人以上,叫号机的投入使用,既保障了户籍室井然有序,也帮助群众合理安排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结合“百日会战专项行动”,灞桥分局集中开展了无户口人员登记,一共摸排出7名无户口人员,针对每一名无户口人员在解决时存在的困难,要求将其包干到具体的责任人,一对一定制解决方案,目前,这7人的户口,已全部解决。

  户籍室请来心理咨询师

  灞桥警方对户政大厅的警力资源进行了合理优化:一位经验丰富的民警,专门负责接听群众来电,解答群众疑惑。另外两名外勤民警,分别受理“人才引进”和“投资纳税”业务,引导群众组织材料并审理,有效促进了“户籍新政”的实施落地。

  户籍室民警通常属于机械性工作模式,他们的工作量大、接触面广,时间久了难免枯燥乏味。

  为此,同时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称的王建华,特意请来心理咨询师,给户籍民警一对一的授课,学习礼仪规范,以期缓解压力,“从‘方法论\’的角度,找到我们户政民警在工作中的共性,找到方法,进而推而广之,从源头上提升行政效能。”

  这种颇具用心的“人文关怀”,从心理学的角度,打通了群众和民警之间的距离,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既能保障群众的合法合规诉求,也能保障民警的心理健康。

  延迟下班时间 确保材料上传

  继“户籍新政”实施后,3月8日,西安市公安局“13项出入境管理新举措”正式实施,包括放宽人才类签证、提供口岸签证便利、对特定人员按需办理居留证件、缩短签发时间、提供互联网外国人办理临时住宿登记服务。

  灞桥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王俊瑜介绍,新举措实施后,分局出入境大厅办业务有五个流程,领表、复印身份证、照相、抽号并受理、下楼缴费,实行导办员挂牌上岗后,群众从进入受理大厅开始,就会有导办员面对面的服务,热情指导群众合理安排流程,避免出现排错队伍、填错信息等现象,尽可能地帮助群众节省时间。

  王俊瑜说,区别于城区的公安分局,灞桥辖区属于城乡接合部,一些群众来办理出入境业务,往往需要跑几十公里的路,“来一趟公安局,转乘几次车,很不容易。”为此,分局出入境大厅实行“换人不空岗”的做法,“只要是上班期间,不存在岗位上没人”。

  出入境业务的特殊之处在于,群众在窗口递交的受理材料,需要经过市局出入境支队的审核,这其中涉及到对每位群众所递交材料的整理、归类。

  比如普通护照的办理周期从10个工作日缩短到了6个工作日,为了缩短群众的办理时间,尽早办结,出入境大厅实行受理材料实时上传,利用下班时间进行材料补录。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于市民群众而言,这是一项看不见的工作。他们不知道,在他们递交材料后,民警需要每天加班,才能完成对文档材料的整理。

  另一项在下班后做的工作,便是开例会。“例会每天都开,对当天工作进行梳理。”王俊瑜说,窗口民警工作最重要的是执行力,而执行力的背后,则是对政策法规的熟悉掌握程度,“群众想到的,我们想到了,群众没想到的,民警也必须想到,这才是提升行政效能的应有之义。” 

  记者手记

  在灞桥 有旗帜

  西安人对灞桥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柳树,尤其是那种柳絮纷飞的景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那些一川烟柳、满城风絮的春天里,垂下来的柳条,像一张巨大的网,网住大自然中的清绝之姿。

  如果用公安民警的眼光看,灞桥则远不仅仅是这诗意浪漫。

  作为西安的东大门和城东交通枢纽,这里又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绕城、沪陕等高速上,每天万余辆车经过灞桥出入古城,社会环境和治安状况复杂。

  “灞桥公安,从不缺少荣光和骄傲,也不缺少模范和英雄。”4月21日,在公安灞桥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毅刚的办公室,他向记者如数家珍般地讲起了这支公安队伍中的旗帜和精神。

  在灞桥,有旗帜;在灞桥,有精神。从“西安市劳动模范”王排、“全省优秀民警”李二鹏,到“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乔煜,他们被称为灞桥警方的“三面旗帜”,他们出于人民警察的天职,坚守岗位、敬业奉献,书写了新时期关于人民警察的荣光和骄傲。

  王毅刚说,“灞桥公安铁军”需要情怀、需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真挚热爱。心中有爱,有人民,人就坚定,人坚定,就能外化于行,迸发出强大的执行力,“敬业则‘铁\’,担当则‘铁\’,实干则‘铁\’。”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行政效能革命”百日会战中,这种扎根于基层一线的“三面旗帜”,发挥出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也激发起了民警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战斗意识,成为灞桥警方的精神财富、力量源泉。 

  文/图本报记者宋雨晁阳

  追赶超越 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之十三

新闻推荐

全省中小企业金融推介会召开

  本报讯(亓敏)为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力度,拓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4月21日,由陕西省中小企业协会与工行陕西省分行共同举办的全省中小企业金...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