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快递已送达!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示意图东方IC供图
凯旋的天舟一号发射任务试验队员记者 窦翊明 摄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大屏幕上显示的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画面新华社发
“中国航天日”科普展吸引了大批参观者记者 尚洪涛 摄
据新华社电 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
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经多次变轨,于22日10时02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逐步靠近。
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就对接准备状态进行最终确认,天舟一号开始向天宫二号缓缓靠拢。12时16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对接机构锁紧,两个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随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天舟一号是我国首艘货运飞船,于4月20日晚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宫二号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
专家解析
我国稳步迈进“空间站时代”
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其顺利实施标志着我国稳步迈进“空间站时代”。
首飞意义
验证货物运输系统设计正确性可靠性
周建平说,天舟一号是我国专门针对空间站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共同组成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这次任务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主要意义在于验证货物运输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产品的可靠性,以及载人航天工程各个系统执行货物运输任务的协调性、匹配性。
“从技术指标上讲,我国的货运飞船在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方面,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周建平说,与其他国家的货运飞船相比,我国的货运飞船瞄准提供更加广泛的货物运输能力的目标。除了全密封货物舱外,还有半密封半开放、全开放货物舱,可以为空间站提供强大的运输能力,把大型仪器、实验设备运上去。
对接计划
将与天宫二号进行三次交会对接
周建平说,天舟一号入轨后,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与天宫二号进行三次交会对接,这在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其中,22日实施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和此前神舟飞船自动交会对接的控制方式一样。
第二次是绕飞交会对接。天舟一号在对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推进剂在轨补加后撤离天宫二号,天宫二号进行180度转向,天舟一号通过全自主绕飞,从下方绕飞到天宫二号前方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
第三次交会对接,将验证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与以往实施的交会对接都是由地面完成远距离导引不同,这次交会对接将全程由飞船自主完成,在6.5小时内完成两个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对接。这项技术不仅将大大缩短交会对接的飞行时间,还将大大减轻地面支持人员的工作强度。
进展顺利
近期将开始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
周建平介绍,我国空间站研制进展顺利。其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天舟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神舟飞船组成的载人运输系统,都已经完成研制。新的飞行产品——空间站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处于初样研制阶段,正进行系统的集成测试和试验。
周建平说,根据我国空间站任务的需要,近期将开始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空间站建成后,载人飞行的频率会更高,乘组飞行的时间会更长,需要更多的航天员执行任务。
“未来,航天员将会从更广的范围选拔,包括港澳台同胞。让港澳台同胞有机会参与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一起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贡献力量。”周建平说。
周建平介绍,嫦娥五号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任务完成后,将为我国载人登月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载人登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载人深空探测必须走的第一步。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进行探索研究方面的论证。”周建平说。 据新华社
西安力量
航天科技六院天舟一号发射试验队凯旋
保驾护航
升级版微波雷达助力“舟宫会”
据新华社电 记者22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了解到,微波雷达和微波应答机目前已在茫茫太空开机巡检,全力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首次交会对接保驾护航。
4月20日晚,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进入轨道后,按照预定计划,天舟一号在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导引下,与天宫二号进行首次自动交会对接。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总设计师孙武介绍,在这次自动交会对接任务中,微波雷达与微波应答机同第一代相比,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体积、重量减少一半,功耗减小三分之一。孙武说,升级后的第二代产品更好用、更可靠。微波雷达和微波应答机功能进一步提升,即使绕飞过程中雷达丢失目标也能够再次捕获应答机。软件加固方法增强了抗单粒子翻转能力,在应对空间高能粒子冲击时,能够及时识别损伤并快速恢复产品正常功能,极大提高了产品的长期可靠性,可适应空间站长时服役要求。
航天科普
“中国航天日”科普展在西安启幕
本报讯 (记者 关颖) 22日下午,圆满完成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任务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地区试验队一行十余人回到西安。六院举行了热烈简朴仪式,用鲜花与掌声表达对天舟一号试验队员的欢迎。
六院11所主任设计师徐浩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连续奋战了43天,检测、安装、调试……徐浩海说在发射场每天神经都必须紧绷,容不得半点马虎。虽然天舟一号发射圆满成功,但对于徐浩海来说,紧张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今年内,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还有两次重要发射任务,特别是年底前实施的嫦娥五号发射,将执行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回\’的任务,把采自月球的标本带回来。”徐浩海说,“我们得继续努力,做好后续各项工作。”
为保障天舟一号飞行发射任务,航天科技六院从西安、上海所属单位中,前后共派出30余名试验队员,前往海南文昌发射场和北京飞控中心开展工作。在发射场工作期间,该院试验队员肩负使命,以严格严谨、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承担了长征七号液氧煤油发动机、天舟一号飞船姿控发动机的测试合练等多项任务,完成了海南文昌发射场氮气、煤油、液氧供应系统以及发射场管线维护等多项工作,为天舟一号飞行任务保驾护航。
4月20日19时41分,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遥2火箭成功发射,推举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飞向遥远的天际,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对接,并将实施推进剂在轨太空补加。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收官之战,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即将圆满完成。在此次飞行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交付了46台功能各异的火箭及飞船发动机。其中,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提供了6台120吨和4台18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提供了4种共36台不同推力量级发动机。与此同时,该院科研人员突破了推进剂太空在轨补加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难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够实现在轨推进剂补加的国家。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副院长李斌告诉记者,天舟一号发射获得了圆满成功,但对于整个空间实验室任务来说,后面还有更严峻的挑战。其中,几天后将要进行的在轨推进剂补加,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太空加油”,就是后续任务最大的亮点。目前,货运飞船试验队仍在北京飞控中心执行任务。届时,六院研制的压气机、浮动断接器等一系列“太空加油”关键设备将会闪亮登场,确保“太空加油”顺利实施。
本报讯 (记者 任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动机实物、嫦娥五号着陆返回器、火星探测器比例模型……4月22日,在西工大长安校区举办的“中国航天日”科普展,展示了我国各个时期航天工程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许多展品是首次展出。
本次展览分航天成就、航天科普、航天应用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等四部分,涵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国探月工程、火星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领域,现场可以看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动机实物、嫦娥五号着陆返回器、火星探测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比例模型,以及我国各大航天工程中的大量珍贵实物,其中很多展品为第一次公开展示。
“这个火星探测器采用的是目前深空探测中最前沿的技术,展品是1∶1比例的高仿模型。”在火星探测器展区,来自西工大计算机学院的志愿者伊鹏耐心地讲解着。月球着陆AR体验、月球秤等互动区,前来参观的市民排起长队。据了解,本次展览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系列主题活动之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展览从4月22日持续到28日为期一周,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新闻推荐
“空中消防车” 灭火更给力 “丝路·星”创新设计大赛展品创意十足
本报讯(记者关颖)22日,陕西省“丝路·星”创新设计大赛颁奖活动在西安创新设计中心举行。环保空气鞭炮、飞在空中的消防车……在颁奖活动现场,展出的很多创意十足、科技超前的展品吸引了不少参观...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