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生长歌 秦韵流芳

西安晚报 2017-04-23 06:02 大字

1998年,肖玉玲出演秦腔《火焰驹》中的黄桂英。

2015年,肖玉玲带病将浮肿的双腿搭在凳子上,为侯红琴和张涛(前排右一)排练《玉堂春》。

1996年,肖玉玲(左五)为三意社青年演员排练《火焰驹》。

2015年,肖玉玲在家里给大弟子侯红琴排练《探窑》。墙上挂着1958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戏曲电影《火焰驹》时与毛主席的合影照。

2016年,西安秦腔剧院举行“肖玉玲收徒仪式”。

2004年,在《秦之声》录制现场,肖玉玲为老搭档陈妙华鼓掌祝贺。

2016年,肖玉玲与戏迷分享自己的艺术生涯。

1996年,肖玉玲拍摄戏曲电视剧《春雨润闺阁》时,为了更好地演绎角色,自己化妆用了4个多小时。

2015年,肖玉玲带病为弟子排戏时,做各种表演示范。

旦角,是中国戏曲文化中最为芬芳明媚的部分。每当一代旦角名伶香消玉殒之时,人们总会万分惋惜,只盼匆匆时光慢些、再慢些,将那些缠绵于心头的完美艺术形象,永远留存于世。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一代名伶肖玉玲走得太匆忙,甚至未与亲友告别,甚至未留一句遗言……

还好,电影胶片留住了她少女时期的珍贵影像,那是名震大江南北的电影《火焰驹》。还好,磁带光盘留住了她几乎所有唱段,给肖派后继者留下了研究与挖掘前辈艺术精粹的资料。还好,无数戏迷心中留住了她全盛时期的形象,那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镌刻在几代戏迷的脑海里了。

18岁出演《火焰驹》,少年成名,肖玉玲注定这一生为秦腔而生。名伶之所以能够盛名一世,在于刻画人物功力之炉火纯青,这辈子,肖玉玲辗转于一百多部传统与现代剧中担纲主演,每一个人物都被她演得惟妙惟肖。她塑造过的《火焰驹》中的黄桂英、《秋江》中的陈妙常、《状元媒》中的柴郡主、《玉堂春》中的苏三、《五典坡》中的王宝钏、《红珊瑚》中的珊妹、《孟丽君》中的孟丽君、《杜鹃山》中的柯湘等艺术形象,至今仍是秦腔舞台上难以磨灭的经典角色。尽管少年成名,可肖玉玲对待自己一贯严苛,对于唱腔、扮相、身段的钻研,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可以说,长期的磨砺使得肖派艺术日臻化境,肖玉玲早与戏中人融为一体。

肖玉玲是秦腔界一位在吐字上很下功夫的演员,她在行腔时注意咬字、收音和归韵,使得她的音域更加宽广。在她的唱腔中,很多唱段她能自如地游刃三、四个八度,时而耸入云霄,时而钻入海底,给人以开拓意境、心旷神怡的感觉,而且她的假声宽、厚、实,没有虚晃之感,所以演唱中更加通透、明亮。假声运用中她又发挥自己鼻腔共鸣的优势,使整个唱腔韵味更加醇厚,尤其是她的苦音唱腔给人以如泣如诉的艺术享受。

肖派唱腔中慢板慢得缠绵悱恻,快板快得如同沙锅炒豆。尤其是快板,如《三堂会审》中,肖玉玲吐字清晰明快,字字逼人,声声送耳,如雨打芭蕉一般,给人以一泻千里,酣畅淋漓之感。肖玉玲还注重对秦腔艺术细节的改良,她的《玉堂春》中可觅得到京剧的影子,但又是原汁原味的秦声秦韵。在《探窑》一剧中,她一改传统穿黑褶子的装扮,改穿淡紫褶子,巴巾包头,更加符合相府千金的身份气质。总之,肖玉玲是秦腔声腔艺术发展和开拓的改革家,是秦腔表演艺术的实践家。

一代名伶音容宛在,肖派艺术永世长存。

这些都是本报记者历时20多年追踪肖玉玲拍摄的精选图片。

图/记者尚洪涛  文/记者职茵

新闻推荐

阅动西安 书香满城

昨日,一位读者在曲江书城内看书。记者窦翊明摄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古城也迎来了第十一届西安读书月,全市将举行大大小小200多项全民阅读活动。当书香满溢...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