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经济学
本报记者 郑昊 实习生 谭昕 李彤 文/图
野菜成了香饽饽
“每个季节有不同野菜,我们只割地面.绝不斩草除根,这样野菜不绝,这钱袋子也就不空。”53岁的李阿姨是灞桥区洪庆街道办毛西村旁的一位农民,每年春季常在村里塬上挖野菜,村民笑称其“野菜大嫂”。李阿姨说,这里的野菜大部分都是现挖现卖,这两天下雨,野菜挖一撮,长一撮,下午四点便有商贩来收购,次日就能供到西安的各大蔬菜市场。
李阿姨的“野菜经”是找准了点。如今,苜蓿芽、苦苦菜、麦辣辣、香椿芽等这些生长于乡间田园的野菜,成了市民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品。市场中销量一路看好的野菜,价格比一般时令蔬菜高出一倍甚至几倍,野菜种植变成了农民腰包中的零花钱的同时,随之水涨船高的价格在市场中的经济价值到底多大。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4月到10月,西安周边都有许多乡村村民在家门口挖野菜卖给市民或各餐馆。仅此一项周边村民人均年增收将近2000元。像毛西村这样的野菜收购地西安周围并不是特别多,并且挖来的野菜也主要以荠荠菜为主,每天的收购量能够到达到数百斤。与荠荠菜相比,白蒿的采挖期短,采挖难度大,一天最多也就能收500斤,因此白蒿的市场价格比荠荠菜高出2倍多。
3月30日,记者来到西安胡家庙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了解野菜的批发销售情况,市场中一位野菜批发商李老板说,她做野菜批发五年了,野菜种类从过去荠荠菜一种增加到现在的近十种,野菜的批发量也从过去一天几百公斤增加到现在数千公斤,很多人都是冲着她这儿量多种类全专程来批发的。“目前市场上的野菜其实很多都是大棚里种出来的,比如摆在眼前的两种苜蓿,一种卖3块,另一种要5块;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野地里长的,另一个是大棚里种的。”大棚野菜和挖出的野菜到底有什么区别?李老板笑了笑,指着面前的两筐菜说,现在市场中的野菜,绝大多数都是经济棚的产物,如果不种,市场里哪来的那么多的野菜,由于野菜并不“野”了,所以它们的营养价值也就随之降低。
“野菜商机”待深挖
“今儿做个苜蓿麦饭,明天拿茵陈蒸些菜馍,给女儿家包点荠荠菜的饺子,让他们带回去吃。”在东门外的顺城巷早市上,记者见到了赵奶奶和她的晨练伙伴们正在挑野菜。聊起每种野菜的做法和功效,这群年过花甲的老人说得头头是道。不仅如此,一向买菜价比三家的赵奶奶,在听到摊主白蒿9块一斤的叫卖后,更是顾不上说话,拿起塑料袋就一个劲地往里装。
3月中旬,家住莲湖区的陈女士带着家人驱车前往郊区挖野菜,踏青的同时还收获了纯天然无污染的“野味”。喜食野菜是他们家多年来的习惯。陈女士回忆,过去野菜到处都是,但现在城里的高楼绿地越来越多,可以挖野菜的地方越来越少。“现在郊区的野菜也不多了,就是来了也不一定找得到,要想吃还不如直接在附近的市场上买点。”陈女士坦言道。
野菜在零售市场中到底卖得有多火?4月9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建国门综合市场,发现目前在市场上热卖的野菜主要有荠菜、苜蓿、白蒿、蒲公英、面条菜、榆钱等几种,其中白蒿最贵,价格在10元/斤,其他品种的野菜如苜蓿、蒲公英、面条菜、榆钱的价格在2到5元不等。调查发现,很多野菜与其他小青菜、菠菜、白菜等时令蔬菜相比整体价格偏高。一位来市场买野菜的市民张阿姨告诉记者,野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它的生长周期短,一年就这几个月有,买也就图个新鲜,现在不吃,就要等到明年这时才有了,再加上人们现在都讲究用野菜食补,所以价格高一些可以理解。
野菜经济的形成,除了依靠消费者持续稳定的需求外,也要有菜农-批发商-零售市场构成的完整销售体系。很多本地菜农纷纷瞄准“野菜商机”,采挖野菜成了一项“寻金”小副业,收入相当可观。专家认为,不妨因地制宜地制订符合本土实情和特色的计划,推进野菜产业发展,增加菜农收入,还要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考虑对龙头企业实行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优惠利率,优先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活动,同时组织专项基金,对龙头企业提供专项支持。
新闻推荐
应广大读者要求,为了使购房者在选购房子前对所选房子的五证情况有所了解,本报特开辟版块刊登近期颁发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一些楼盘项目,以供购房者进行参考。预售证号:2016410项目名称:金色悦郡(金色...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