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省搭建“救急难”平台 让更多困难人群得到救助

三秦都市报 2017-03-24 06:06 大字

  本报讯(首席记者王嘉)“救急难”的首要要求就是快,快发现、快救助、快见效。3月23日,陕西省慈善协会“救急难”项目实施促进会在西安召开,安排部署全省的“救急难”工作。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通过已建成运行的“救急难”平台得到帮助。

  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平台

  为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发挥社会力量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等特点,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平台。去年底,“救急难”平台正式上线,它是由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搭建,并负责监管和指导,项目办公室设于省慈善协会,省慈善协会负责平台的项目运作。据悉,陕西是全国首个由社会组织来管理“救急难”平台的省份。

  省慈善协会项目部部长助理于鸽介绍,“救急难”平台的救助对象是对患有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和医疗救助后,家庭负担仍然过重,严重影响疾病生活以及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政府救助暂时难以覆盖或经政府救助后仍有严重困难的个案给予救助。

  由社会组织推荐申请者,各级民政部门通过调查筛选,将急需救助的大病患者,及突发性情况造成生活特困的家庭情况核实后,推荐到“救急难”平台,省慈善协会组织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省慈善协会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第一,有项目执行能力的社会团体认领个案,链接资源,给予救助;第二,在腾讯公益网组织开展网络众筹;第三,对经以上两种方式均无法救助或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由陕西省慈善协会通过民政部门专项基金进行兜底。

  确保做到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关注大病救助、急难救助既是一个民生工程,又是一个民心工程。”省慈善协会副会长张文亮说,“救急难”工作不仅是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省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省慈善协会项目部作为“救急难”项目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把关筛选、审核、审批,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发布在“救急难”平台。

  同时,要求建立四级负责制,加强对救助对象的审核把关。同时,聘请陕西省蓝天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作为“救急难”平台的专家团队,对符合条件的对象从医学专家角度进行评估,包括后续治疗费用及治疗方案等。“救急难”资金的使用接受省民政厅和审计部门监督,确保做到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新闻推荐

质检总局下发特急通知 全面检查电线电缆生产企业 彻底排查奥凯产品质量问题

  本报讯(记者赵明)3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特急通知,近期媒体集中报道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为督促...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