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明天是世界气象日 省气象局邀市民了解天气的奥秘

西安晚报 2017-03-22 06:07 大字

东方IC供图

扫码关注

晚报微报

随时随地

看晚报

本报讯 (记者 关颖) 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观云识天”。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世界气象日期间,省气象局联合省气象学会将开展一系列活动,省气象台、气象科普馆将会对外开放,大力普及气象知识,气象专家将为公众讲解一些天气的“奥秘”。

在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下午3点到5点,省气象台业务平台将举行开放日活动,前来参观的人员将可以了解到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灾害性天气预警制作及发布流程,预报员与公众进行互动、解答公众提问。18日到24日期间,陕西省气象科普基地也会对外开放,探空雷达、风廓线雷达、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土壤水分观测、雷电观测等内容,市民都可免费参观。

相关新闻

天气预报是这样出炉的

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天气是如何预报的?每天有关天气的数据又是怎么来的?

记者昨天来到省气象局,为您一探究竟。省气象局19楼是省气象台,每天的天气预报产品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工作人员正坐在电脑前,仔细分析天气数值预报产品。

“数值预报产品是用来分析未来大气环流的形势场的。”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勇告诉记者,数值预报产品中包括温度、湿度、冷空气的强度、风场以及气流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天气的因素进行分析,就能得出未来天气情况。

说起来容易,可分析起来并不这么简单。刘勇介绍,以冷空气来袭为例,要看不同的风场,还要看是否有水汽,有无大风、温度变化,通过数学、物理的计算方法,再结合天气学原理得出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分析出未来天气的走势,一般情况下数值预报产品可以预报未来十天的天气情况。

用于分析天气变化的数值预报产品又是怎么来的呢?刘勇说,世界气象组织规定全球观测站每天都要放探空气球,从底层到高层进行天气实况探测,并规定每天放两次,时间分别是早晨8点和晚上8点,进行观测,同时各个地点将观测的数据上传,全球共享。除了分析天气数值预报产品,还要结合卫星云图“观云识天”,从而分析出一个区域云层的变化对于天气的影响。

对于短时临近预报来说,还要用到多普勒雷达。多普勒雷达一般能够对于12小时内的天气变化做出反映,比如龙卷风、冰雹等局地短时天气情况,或者中小尺度的天气变化。比如去年发生在西安小寨地区的那场短时强降雨,就是通过雷达进行了预报。记者 关颖

新闻推荐

欢迎广大读者 为本栏目提供新闻线索

西安晚报微信明察暗访微信群1.拨打热线电话88229999;2.扫描“西安晚报”微信二维码,加关注,在底部“新闻”下拉菜单中选择“报料”进行填写;3.扫描“明察暗访微信群”二维码入群...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