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盘点———陕菜里的年味

商洛日报 2017-01-22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田甜组稿

元旦已过,年如期而至。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小年到了,小年意味着人们要开始准备年货,要打扫厨灶,干干净净过新年,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传达着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当然小年的到来,也让人们更加期待团聚。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回家是所有在异乡奔波的游子最大心愿,合家团圆,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这些年味总能透出浓浓的“家”的味道,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盘点一下陕菜里的年味。

【陕北地区】

陕北年夜饭主食就是年糕、黄馍、白馍。菜以肉食为主,生活富裕的吃八碗十六件,经济差的吃八碗,八碗分硬八碗,以肉食为主,软八碗为四素四荤。年糕,取谐音高的意思,希望新年步步高升。家家户户的案板都放满了一卷卷金灿灿的、香喷喷的黄米糕。黄馍馍,用黄米和软米磨的面,包上豆枣馅,甜中带酸,软而不粘,黄馍要做够一个月的量,正月里就几乎不用再做饭,热着吃就行。白面馍也是陕北人必不可少的年夜饭,主要做花馍,在每一个馍上都要点上红点,表示吉祥。还有八碗(红烧肉、炖肉、清蒸羊肉、酥鸡、羊肉丸子、猪肉丸子、猪肉钻鸡、炖羊肉)、油旋、凉粉、果馅、油馍馍、洋芋擦擦、钱钱饭、煮羊蹄……陕北人还爱喝黄酒,酸中带甜,飘着淡淡的酒香味,一碗下肚,全身暖意洋洋,有一首著名的陕北民歌中唱道:“热腾腾的米酒端上炕,快把咱亲人迎进来”。

【陕南地区】

陕南位于秦岭南麓,汉江自西向东流淌过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气候湿润,一派江南风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腊肉腊肠作为原料绝对是陕南人口味的精髓所在,可以做成腊肉炒干土豆片、腊肉炒豆腐干、腊肉炒蒜苔、腊蹄炖干豆角、腊猪蹄炖莲菜等多样菜品。烧土公鸡也是陕南新春佳节的一大美食。在选材上,土公鸡是陕南农家放养一年的鸡种,每只7到8斤大小,肉质不老不嫩,突出鸡肉的顺滑鲜美。制作时会放余种药材香料熬制,才能做出这道浓香回味、肉筋而不硬的“烧鸡公”。陕南人有杀年猪的习俗,最早的八大碗以猪肉为主,而且满满都是肉:条子肉、方块肉、蒸渣肉、蒸腊肠、蒸血丸子、蒸土鸡、蒸酥肉、腊瓤肠、蒸腊肉排骨、排骨炖莲藕、蒸焖野味等。八大碗再配大碗喝酒,体现了陕南人的豪爽、酣畅,也代表着一年到头,家底之殷实,待人之厚道。!

【关中地区】

关中烩菜是最能代表关中民俗的,绝对是年夜饭的必备菜品,它打破了炝制菜的局限,把新鲜的原料进行了多样化处理,清淡爽口,且美味,充分发扬了陕菜的无穷魅力。随着各家各户生活越来越好,鱼成了是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重中之重,因为“鱼”与“余”同音,吃鱼象征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宽裕,年年有余。我们陕菜里的清蒸鲈鱼是最受欢迎的。古书里有记载,每到农历新年,老百姓喝春酒、吃肘子,互祝福,张灯结彩,迎接新年来临,关中人年夜饭吃肘子,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作为西安传统名菜的葫芦鸡,也被称为长安第一味,用整鸡做成,所以又叫囫囵鸡,外焦里嫩酥脆又美味,寓意吉祥如意。“甑糕”就是以红枣和糯米为原料,用“甑”蒸制成的“糕”。甑糕米枣交融,滋补性强,深受老人小孩喜爱,过年甜点必备。

看到这,大家都垂涎三尺了吧!再挺挺,马上就能回家过年啦!

新闻推荐

月19日,西安市新城区举办“新城民乐汇走进蓝田邵家寨村”文化下乡活动,给村民带来变脸、魔术、歌曲等文艺节目和慰问品。图为“时代楷模”贠恩凤为村民演唱。 本报记者

1月日,西安市新城区举办“新城民乐汇走进蓝田邵家寨村”文化下乡活动,给村民带来变脸、魔术、歌曲等文艺节目和慰问品。图为“时代楷模”贠恩凤为村民演唱。本报记者安涛实习生柯希飞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