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谱传承朴实家训
????肖新胜老人讲述家风家训????本报记者陈飞波摄
小说《白鹿原》刻画了一个用礼法乡约组成的“乡村秩序”,以白嘉轩为代表的乡绅们,依靠一套农耕文明的道德规则教化乡民。
而在西安北郊肖家村,岁的肖新胜至今都用家风家训教育后人,用乡规民约调解邻里关系,“过去是‘耕读传家\’,现在是‘为人民服务\’。”他笑称,这个大家庭虽不富裕,但一家人团结和睦,就是最大的幸福。
四世同堂 每周聚会一次
在肖家,肖新胜辈分最长、年纪最大,自然最有权威。
4个孩子早已成家,但只要谁做的不好,他仍会严厉教训。小孙子工作后,花钱大手大脚,肖新胜看不惯,昨天,他叫来儿子和孙子,祖孙3人坐在客厅“开会”。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好日子是辛苦换来的。”肖新胜说。孙子辩解道,现在年轻人喜欢超前消费,“钱花完了可以再挣,享受生活很重要。”
这场辩论,以肖新胜的胜利结束。“并不是我倚老卖老,我是过来人,我的经验不是全都过时了。”他补充了一句,“当然,孩子们很听话,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他们从小就知道规矩和秩序。”
肖新胜至今都保存着一个家谱,记者看到,这是一个画在宣纸上的长卷,至今有多年历史。每年除夕,他请出家谱,挂在客厅的中堂,一代人一代人,依次敬香叩拜。这个仪式,一直延续至今。肖新胜说,家谱中记录的家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文化。
肖新胜兄弟5人,5个老兄弟,每年元宵节和中秋节,都得聚会。肖新胜家四世同堂,每周聚会一次,“坐两个桌子,有问题当面沟通,没问题就聊家常。”
“环境友善了 人想坏都难”
退休后的肖新胜,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村里的“红白执事”。“村里虽然拆迁了,村民们都住上了楼房,但过去的一些传统习惯仍保存着。”肖新胜说,农村人对办白事很讲究,不仅要隆重,更要周到、妥帖。
“他来者不拒,非常热心。”肖新胜的老伴肖海秀说,很多人干这些活,往往吃力不讨好,但只要肖新胜出面,大家都给他面子。
几年前,村里一位老人去世,几个儿子为了分家产闹矛盾。肖新胜赶去后,把兄弟几个叫到跟前,“谁不对,我就教育谁。”他笑着说,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往小讲,是家庭环境,往大讲,是周围环境,环境会约束和熏陶一个人,环境友善了,人想坏都难。”而现在,肖家村不少家庭也开始效仿肖新胜的做法,隔三差五聚会,逢年过节祭祖。
本报“小家大爱”故事,继续面向社会征集个有故事的幸福家庭,您可拨打本报热线提供线索。征集结束后,本报联合西安卓越相册,为每个家庭免费赠送一张英寸的全家福。本报记者宋雨实习生陈华罗
小家大爱
新闻推荐
省人大代表、咸阳市市长卫华谈发展话民生 投资100亿元办好30件惠民实事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元和元,分别增长7.5%和8.2%,全省民生支出亿元,保障能力持续提高,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元,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