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镐京遗址首次出土鳄鱼骨板 当时西安本地 或有鳄鱼“出没”
鳄鱼骨板出现在镐京遗址,究竟是鼍(tuó)鼓的遗存还是活体鳄鱼的踪迹?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镐京遗址考古过程中首次发现了鳄鱼骨板,这给镐京遗址的考古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
骨板究竟出自鼍鼓
还是活体鳄鱼
位于西安的镐京遗址是西周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年镐京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在花园村东进行,发掘面积为平方米,发掘清理灰坑座、墓葬座、水井4眼、陶窑2座、房址1座,出土陶器、铜器、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等各类器物件。据本次考古领队、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岳连建介绍,此次发掘从一处灰坑中出土了块鳄鱼骨板,这是镐京遗址第一次出现鳄鱼骨板。
这些骨板是哪里来的呢?岳连建说:“这块鳄鱼骨板,我们推测可能是一种名叫鼍鼓的礼乐器遗存,商周时期人们把以鳄鱼皮做面的鼓称为‘鼍鼓\’。因此,这可能是鼍鼓腐朽之后的遗存。”
岳连建同时也提到了另一种可能。据已有考古资料显示,在丰镐遗址西南和东南区域,曾经均有大面积水域,这里出土过捕鱼用的网坠、大螺壳和蚌壳。因此,不排除这里有活体鳄鱼存在的可能。这些鳄鱼骨板或许是当时人们将鳄鱼肉食用之后留下的残骸。
因为除了鳄鱼骨板外,并没有发现鳄鱼的下颌骨和牙齿等,所以这些骨板究竟出自鼍鼓遗存,还是活体鳄鱼,有待于丰镐遗址的进一步考古发现。但岳连建说:“这是丰镐遗址首次出土此类遗存,为研究西周时期鳄鱼的生态分布提供了重要资料。”
镐京遗址的水井
并非圆形
岳连建说,这次发现的灰坑数量较多,其中有的形制规整,壁面及地面平整光滑,应为储藏物品的窖穴。在一处灰坑中,考古队还发现了数量较多、保存较好的碳化小麦颗粒,这也是丰镐遗址中首次发现小麦颗粒,为研究西周的粮食作物品种及农业考古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有趣的是,考古队还发现了4眼水井遗存。与现在人们常见的水井不同,这些水井形制为长方形,深度7~8米,均为生活用水井。水井为什么不是圆形?岳连建推测,这可能是当时古人为了挖井时出土方便而有意为之。
此外,考古队还发现了一些圆形竖穴式的陶窑,其中的一座陶窑保存基本完整,窑室壁面已烧成青灰色。岳连建说,这意味着当时这座陶窑的火候应该非常高。
这次出土的陶器有鬲、罐、豆、盂、簋、甗(yǎn)等,多为西周中晚期器物,少数陶器年代可至西周早期;铜器有鼎、戈、车马器等。
岳连建表示,这些遗存的发现,为研究西周的历史、手工业技术、动植物类型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对进一步研究西周都城镐京的城市布局,以及地下遗存的分布情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席记者张佳 实习生张敬慧
上图:鳄鱼骨板右图:陶窑
首席记者张宇明 通讯员岳连建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关颖)未来几天西安市以晴天为主,午间气温有所回升,最高温将超30℃。昼夜温差大,公众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出了三伏天之后,西安市的天气较伏天凉爽了不少,夜间凉风习习,睡觉时都要盖上被...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