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家的井 □文/图 王亚田

西安晚报 2016-11-27 00:00 大字

安家的这口井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用手电筒一照,可以看见井里水面的反光

在自来水通上后,曾经在人们生活中存在过无数年的水井失去了实用价值,井的数量就急剧减少,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百姓家里的井绝大多数已被填埋了。现在,人们要想看到一口井已是很难的一件事。但在西安化觉巷一户私人的老宅里,还保留了一口老井。而且这口井现在还有水,并且一直还在使用着,这就更显得不同寻常了。

这户老宅是化觉巷232号,它的主人叫安守信。看到这个信息,很多读者马上会知道,这就是知名的安家小院。安家小院曾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作为西安市目前获奖档次最高的古民居,安家小院曾被媒体广泛报道,但安家的这口井却很少被提及。即便是提及,也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

在初冬的一天,笔者走进了安家老宅。安静肃穆、古色古香的院落,与门外人流穿梭、琳琅满目的化觉巷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人的心马上也变得宁静起来。已年届八旬的安守信先生气质清雅,与老宅融为一体。

安家小院有260平方米,属于标准的四合院结构。院里的这口井位于堂屋与南厢房之间,南隔壁墙根下。一口井所需要的所有设施,这口井都具备。井口是一块外方内圆的四方形厚重石质井圈,井口不大,不到三十厘米,但井口以下的井壁逐渐变大,井口以下一米多箍了砖。揭开木板井盖,里面黑咕隆咚,看不到底。安老找来手电筒一照,里面豁然开朗,马上可以看到,井里五六米深处的水面反射出手电的亮光;绞水的辘轳木质斑驳,上面缠满了一圈圈的井绳;井上方三四米处,靠隔壁墙与厢房相交处,有一个像屋檐一样伸出来的棚子,用木板、木棍、青瓦建造,这样下雨雨水也不会落到井口处。

安守信先生介绍,这院老宅建造于清朝乾隆年间,这口井应该是与房子同时造的,算来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井大概有十米深,井水一直旺得很,也很清,到现在也如此。他说:“过去我家用水一直很讲究。抬水是专用的抬水棍,这棍不做其他用。井后面的墙上挂个毛巾,是打水时专用的,打水前要先洗手,洗完手后用这个毛巾擦干,才能绞辘轳。平时井不用时,井口都要严密地封盖着,有时还要盖好几层东西,防止脏东西掉到井里。”

这口井陪伴安家人度过了一代又一代,至今已八代人。化觉巷通了自来水后,安家人做饭吃水就不再使用这口井了。从那时以后,人们纷纷把家里的井填埋,但安守信老人却将这口井连同这院老宅一起保护了下来。不但保留了下来,而且一直还在使用。这些年他们还用井水养鱼、浇花、洒地。虽然做这些事用自来水更方便,但他们还是愿意在外人看来“受麻烦”地从井里打水,他们享受绞动辘轳的那种感觉。

现在打水的桶是一个塑料桶。安守信先生的老伴介绍,过去用木桶,有一次掉到井里了,就改用塑料桶了,因为近些年井都没了,商店也就没有卖木桶的了,只能用塑料桶。但塑料桶轻,不吃水,他们就在桶把上拴了个石雕,这样桶就能沉进水里了。现在的井绳是四年前换的,过去的井绳时间长用糟了。绳子买了一大卷,全用作了井绳。

安家不但保留了这口老井,院中的渗井也留下了。渗井在吃水井的对面,北厢房与堂屋之间。现在上面盖了一个穹庐形的老石雕。这块石雕也是上了年头的。

安守信先生不但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理解,也对传统生活方式情有独钟。他在自己的老宅院里惬意舒适、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现在给年轻人说起辘轳,很多人已不知为何物。在井越来越罕见的今天,安家的这口井也越发显得珍贵。它看得见,摸得着,与安家的老宅一起,成为实实在在的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我收藏着 1953年的选民证

近期,西安各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相继展开,我单位(中煤设计)所在的碑林区也将于11月29日举行选举。每当选举日来临之际,我总要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选民证与大家分享。1953年,我在青岛...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