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市民说汉城 这是我们的根脉情结

西安日报 2016-11-26 00:00 大字

汉长安城天禄阁遗址

在历史中沉睡了千年的汉长安城,作为皇城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文景之治”“汉武盛世”“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出使西域”“抗击匈奴”……无数对汉民族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片藏身都市一隅的宏大遗址里。回想汉武帝在这里挥斥方遒,张骞从这里打通丝绸之路,怎能不让人对大汉雄风顿生敬仰。

众人齐心护汉城

叶忙年原本居住在未央宫遗址区内的西马寨村,在“申遗”前,他和全村村民一起搬迁离开了故土。当时共有9个村庄面临拆迁,这意味着不仅有1.5万人的吃喝拉撒住要安排,3000多户房屋院落要拆除,还要面对拆迁村民“故土难离”的情绪。为了平稳度过拆迁过渡期,特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每户村民拍照片,为每个村子拍录像,并刻成光碟。9个拆迁村的村史也被编纂成《汉宫九村寨》正式出版,留下了珍贵的记忆。叶忙年说,“我们的难题,政府都给解决了,心里踏实了。再说,政府是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大家当然很理解、很配合。”

2013年4月1日,汉都新苑安置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被拆迁群众多次受到特区管委会的邀请,现场观摩。截至2016年5月底,安置项目汉都新苑已经累计完成投资任务近7 亿元,其中一、二期工程的41栋安置楼已经全部封顶,三期工程的基础施工也即将完成。汉都新苑内规划的小学、幼儿园主体工程正在加快推进,5条配套市政道路即将开工建设,水电气暖等配套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特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目前的进度,今年年底就可以实现回迁。天禄阁村委会主任魏建军说,“通过拆迁,村里的群众不仅住上了有水、电、气、暖的楼房,下雨不用走泥路,更重要的是把群众从农村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了。”

用纸笔给汉代留言

64岁的西安市退休职工高琦家住浐灞生态区,可他却常常一周三四次花上1个多小时的车程,穿过几乎整个西安城,来到汉长安城遗址转转看看。每次来到这里,他总是带上一个特别的本子,把它挂在未央宫前殿遗址上,让游客们留下自己的感触。“从2012年底到现在,已经攒了千余名游客的留言了。”

高琦很喜欢站在前殿遗址高台上,他说这种感觉更像是一个民族基因密码里发出的感召力。“我喜欢汉文化,这是一个与民休息、开拓进取的朝代。我也很希望在游客中遇到和我一样喜欢汉文化的朋友。”

4年多来,高琦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来到这里,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做义务讲解,与对方交流对汉文化的理解。畅聊过后,高琦就会邀请对方在留言本上写下感受。在有些留言后面,高琦自己也会加进一段文字,记录下和这位游客聊天的内容。“每一个给我留言的人我都和他拍张照片,照片中的遗址区慢慢发生着变化,将来这些都会成为历史的见证。汉字、汉语、汉族、汉服、汉学,每一个‘汉\’字都会激发出我心中的根脉情结。”

借汉服为汉风代言

华夏汉民族服饰礼仪非遗传承人赵晁艺和朋友们来到汉长安城遗址时,正是西安的盛夏。穿上层层叠叠的汉服、束起头发、手持汉简,在偌大的遗址区里走上一圈,赵晁艺的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汗珠。但回想起当时走进遗址的感受,赵晁艺并不在意这些,“对我们来说,这是推广汉文化和汉服的最佳机会。”

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的高台上,微风吹起了汉服宽大的袖笼;从少府遗址上款步向前,仿佛是乘着汉风穿越而来。赵晁艺的腰一直挺得笔直,不光因为这是汉人的礼仪要求,也因为面对这片遗址,他从骨子里生出一份自信。“我想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这片遗址的前世今生。”来到天禄阁、石渠阁遗址旁,赵晁艺和几位汉服爱好者争相拍照留念,这些地名与他们身上的汉服相得益彰。

在记者近日的走访中,听说这里将来有可能办全国性质的汉服邀请赛,赵晁艺很高兴,“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办汉服邀请赛的地方了!”他说还得再设计几套汉服,以备将来参赛而用。

新闻推荐

西安国际光电子集成技术论坛举行

月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主办的“西安国际光电子集成技术论坛”在西安高新区举办,论坛汇集了来自全国的多名学术专家,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下一代光电子集成领域的发展机会。...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