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谈品质城市美丽街道建设 ■樊伟

西安日报 2016-11-10 00:00 大字

城市建设一直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发展着,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民产生了对环境和美好城市形象的强烈追求,对于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而言,人们对环境优美的需求,也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主要方向和目标——构建品质生活,建设品质城市。

那么,如何才能让城市更加美丽而富有品质呢?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众多城市建设者的探索研究一直没有停歇过,只言片语要讲清楚真心不易。结合工作实践和自己的学习研究,在此浅谈几点认识,希望能抛砖引玉,与从事相同工作的同仁共同思考,推动建设品质城市美丽街道,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做一点,做好一点。

关于城市建设,现实中有几种思潮是要尽量克服和避免的。一是“外国月亮圆”,急于证明自己是“城里人”,而失去了地域特点和文化,有拿过来生搬硬套的倾向;二是经济实力与品位明显不相称,追求最大、最宽、最长、最贵等;三是过于讲气派和纪念性,过分强调造“势”,而忽略了城市建设应有的功能和舒适度。

其实,我并不反对“反规划”思想在品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它至少是一种思考模式,在规划建设时充分体现人本理念。“反规划”思想要求,首先考虑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功能性的用地和建设,确保首先考虑生活配套。比如公共绿地、公园、水景水系、医疗、学校、商业、交通、慢行系统等的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其中树立生态环境优先意识尤为重要,公共绿地、公共设施、公共配套、建设用地不可侵犯,一些随意改变公共设施,侵占公共绿地,改变绿化形式的行为都应该摒弃和打击。

城市是由交织如网的街道构成的,街道美,城市就美了,品质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街道是由道路(车行道、人行道)、建筑、公共绿地共同组成的,我们把建筑本来的外观(包含色彩)形态称为“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临时附加物、凸出物称为“第二次轮廓线”,美丽街道应尽量减少第二次轮廓线,力求把各种设施组合到第一次轮廓线中去。街道上的无秩序广告、标牌、围墙(甚至围墙上还安装了铁丝网)等破坏品质的临时设施应予以拆除,把这类设施的功能有序整合后与第一次轮廓线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是城市街道美丽的关键。

其二是人行道系统,城市的人行道系统宽度应当保证在3米以上,这不单是因为对通行能力的考虑,还因为人的视觉角度因素对第一次轮廓线的观赏所能产生的愉悦而要求的。宽阔的人行道还可以协调地布置长椅、饮水台、喷水池、雕塑、公共电话、指路牌、时钟等,为单纯的交通空间赋予生活空间的功能,使市民身在其中感受到城市的舒适和方便。人行道路面铺装也很重要,应力求做到舒适美观,营造街道艺术文化氛围。

其三是绿化系统。道路及路外侧公共绿地能使城市变得生动活泼。在营造手法上应重视打造小空间,比如节点小广场、小游园、带状花园、林荫步道(慢行系统)、俯视景观等,注重安静、私密、诗意的阴角空间的塑造。行道树应尽量减小间距,塑造密林状态,树种选择上要注重骨干树打造,大乔木的栽植量要足够,亚乔木、开花乔木匹配也应有原则和特色。

其四是夜景照明系统。除过功能性需要而外,街边建筑的辅助照明需要用心做好,处理好图形与背景的反转关系就能营造出高品质的街道形象。切忌无序的霓虹灯布设。

最后是城市家具系统。城市家具是一种工业产品,在设计方面,应在符合人体生理学的前提下,讲求地域文化特色,富有艺术感,并注重细节。在材料方面,要体现出质感,比如我们大量采用的钢铁材料,表面处理可采用粉末涂层、增塑溶胶等处理工艺,既增强了质感,又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抗氧化)。

街道美,从根本上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努力营造适应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特点的有人情味的街道,就成为美丽家园、品质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作者系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新闻推荐

精心部署 学用结合 推动工作

市委统战部召开党外代表人士传达学习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报告会本报讯(记者王迎谨)11月1日下午,市委统战部组织召开西安市党外代表人士传达学习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向...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