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轮椅上的翻译家

西安日报 2016-11-22 00:00 大字

周毅进在书桌前认真工作(记者 雷伟东 摄)

■记者 杨春燕 通讯员 牛茂林  

穿一件整洁的夹克,戴一副白框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如果不是坐在轮椅上,你不会想到他是一位残疾人,为了不成为家人的累赘,他大胆创业从事翻译工作,靠着质量与口碑赢得客户的赞誉。

周毅进今年47岁,在1岁两个月的时候,由于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双下肢不方便,开始拄拐行走。周毅进虽然从小就受了很多异样的眼光,但他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小时候aoe(拼音)和ABC(英语)是一起学的。”周毅进说,父亲是秦川厂工人大学的英语教授,从小就关注他的学习,使他养成了对英语的兴趣。高中毕业周毅进通过自学考试上了英语大专班,4年下来他的英语口译笔译能力已达到本科水平。

20岁出头时,周毅进曾信心满满地去一家外企应聘,当时应聘的条件他都符合,而且笔试第一名,可参加面试时,拄着双拐的他还没来得及坐到为面试者准备的椅子上,对方就开始说“对不起”。“当时挺伤心的,打击很大。”不服输的周毅进并没有倒下,他不希望成为家里的累赘,决定自己开始创业。

2000年,周毅进成立了“西安市新城区译友翻译部”,自己当老板、自己当员工。他意识到只靠熟人没有那么多活儿可做,就去市场找活儿。在报纸上登了3天广告后,真有人上门找他翻译东西了,“有些人看到咱是残疾人会照顾一下,可翻译的质量咱不能降低。”靠着质量与口碑,他的收入基本稳定在每月三四千元,并且和他一样双下肢残疾的妻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家里的基本花销有了保障。

“其实他的口语水平不比文字翻译水平低,可惜由于身体的限制没有多少施展的机会。”在妻子范丹眼里,周毅进有能力承担更多的工作,但由于身体原因也会经历一些尴尬。

一次,他去一个有外宾参加的现场做口译,到现场后主办方负责人见到他后面露不悦之色,原本说好两天的会议,可头一天下来后主办方办事人员便委婉告诉他第二天不用来了,钱会照给。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会议开始没多长时间,就由于现场翻译水平太差被外方叫停了,外方要求主办方找来“残疾人翻译”,后来主办方又赶紧开车到周毅进家里将他接到现场。

如今,周毅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学习成绩优秀,已是大二的学生了。做了十几年翻译工作,翻译了至少五六百万字的材料,周毅进说,残疾人本来工作机会就少,感觉此前一直都在忙于生计,以至于有人问他“有啥主要作品”时,他只能想到一封封发送给客户的译稿邮件,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希望能和一些出版商、机构合作,翻译几本书,留下一些东西。”说起以后的打算,周毅进如是说。

新闻推荐

24小时管控全方位覆盖 火车站集中整治“问题车”见实效

本报讯(记者陈静)“近期我们已累计查处各类‘问题车\’200多辆,且一律按规定上限处罚。”25日记者获悉,西安火车站广场地区运政稽查大队近期通过实行5加2、白加黑模式,对火车站周边实行24小时管控...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轮椅上的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