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倒塌 意外发现一口井 □鲁迁
古老的小车家巷,现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市政府实施低洼地改造,它一半划归大车家巷,另一半属于德福巷社区。
作为老西安,我怀念我家几代人曾居住小车家巷30号院落的岁月,以及院里两眼水汪汪的古井。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坐西朝东院子的街房,因秋雨连绵,积水泡软土坯墙而倒塌了。清理现场时,工人们出乎意料地发现北屋有一眼水井,他们大吃一惊,这也惊呆了全院八户人家。竟然在这儿住过一辈子的七旬高老太太,我叫“高奶”的,也不知晓!
这口井,水位不深不浅,而且从未下降。它水质清亮,不少街坊得知后还前来打水。 我父亲一生练拳,身体健壮,常帮残疾老人和烈军属人家送水上门。
当年,房地局明文规定,凡是低洼坑里房屋倒塌,不再兴建。于是在这片空地上,院中身强力壮、我叫“孙叔”的一位长辈整出一块菜地。他用辛勤的汗水翻地、勾畦、播种、育苗、浇水,培育出绿莹莹的小青菜、菠菜、萝卜、韭菜。用这眼井水来浇灌,蔬菜长势非常好。那年月,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热心公益、邻里关系好的孙叔,常将水灵灵的青菜、萝卜送给院子的其他人家,大家都以瓜菜果腹,全院子老小乐得合不拢嘴。
此前,我们院子就有一口井,现在有了第二口井,大家用水更方便了。
我们院子地势低洼,夏天像地下室一般闷热如蒸笼,两个水井真成了天然的冰箱。不管是先前的八户人家,还是后来的五户人家,剩下的饭菜,都由德高望重的我父亲(大家选出的公房代表)统一安排层层叠加在大竹篮里再吊到井下冷藏。第二天一大早,我父亲再将这些饭菜分发到各户。
后来,小车家巷通了自来水,我们院中的两口井就不再用于做饭了,但它们依然发挥着洗菜、淘米、浇菜、洗衣被等作用,最令人难忘的,还有排水涝的功能。
忆往昔,一旦下暴雨,霎时,雨水就灌满了院中的渗井,有时浑浊的雨水溢上台阶,涌入八户居民的屋内。现在好了,即使倾盆大雨如注,都会流入两眼水井内,从而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个低洼深坑大院“遇到大雨屋内灌,漂起床板泡倒墙(土坯)”的历史景象。
我青年时代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冷水浴。从酷暑到深秋的夜晚,我会独自从井里打上一桶水,一次又一次倒入脸盆冲洗赤裸的胸背,然后用毛巾反复搓热上身,那感觉真是身心清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辉)记者从昨日闭幕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获悉,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提出的件建议已全部办结。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对西安市各方面工作提出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