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之役中的 红庙坡拉锯战 □任建友任建民
爷爷(中)与士兵们在自家堂屋前留影
红庙坡对于我这个从小就生长在西安,后又离家多年的老西安来说,至今尚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但这个地名我永远会记得。因为在九十年前的西安围城之役中,我的爷爷任阁臣曾在此处浴血奋战。
我们从小就常听爷爷讲他当年参加围城战争时的故事,只因当时年龄小,又加之是女孩子,对打仗的事也不太感兴趣,但近年来,随着“二虎守长安”不断被人们提及,我们也重新想起爷爷当年打仗的往事。我们从有关历史资料中还找到了爷爷于1963年所写的《回忆我在坚守西安期间曾参加的几次战斗》回忆录。在这篇文章中,爷爷讲到了在围城战争中他所参加的红庙坡战斗。
1926年春天,爷爷跟随“二虎”之一的李虎臣参加了这一围城战争。在总司令部直辖有第一、第二两个预备支队,队部设立在总司令部内(钟楼西边的老民政厅、现在的社会路)。第一支队长是孙孝先,第二支队长就是我爷爷任阁臣。这两个支队的编制大略一样,每队有人数200名左右,分为四个小队,各小队的长短枪支,都在60支上下。这样,他们的装备就比其他各部队充足得多了。他们支队的任务,和其他各部队都不相同,是没有固守的防地,而是由总部按照作战时的临时情况,予以调遣和指挥。如遇哪里的战斗紧张、激烈或失利、失守时,就把支队调往那儿增援。因此,在坚守省城和敌重兵围城时约八个月的对抗时期中,战斗(包括大小接触在内)在环城四周,是日夜未停止的,特别是以夜间没有月光时最为激烈。
红庙坡前后经历了三次激烈反复的战斗。某月某日(具体时间爷爷记不太清了),总部密令出击西北城外的敌人贾济川、王振(外号老五)两部。那时李虎臣部方面左翼是由卫定一部的沈仲斐团担任,右翼是杨虎城部张自强营部驻扎,增派孙辅丞团出击,西面系李虎臣部第一、二两支队参加,会合作战。那天夜晚约12时后,支队乘黑夜出袭敌方战壕。爷爷率队出城后,用散兵作战的方式,向西北方面匍匐前进,士兵身上都带有自己制造的瓷瓶手榴弹,经过训练的红枪会成员,都赤臂拿着大刀、长矛等前进。
因城外尽是一片荒草,长得有半人高,官长们怕自己的人误掉入井中,及至距敌人战壕不远的地方红庙坡时,又逢高墙多堵,不易越过,这时士兵们即把大刀向半墙上一插,作为短梯用,没有声息地平安爬过。快到敌人的战壕时,大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趁敌不备,各部各队的手榴弹齐掷,轰声很大,加之红枪会的士兵齐声大喊“哈!哈!哈!……”前进,炸伤、炸死的敌方战壕内兵士人数不少,敌人纷纷乱逃!我方的士兵再把所准备的高梯,横铺于战壕之上,搜索前进。这次夜袭,获得敌方长枪三十余支,还把红庙坡据点夺回来了。后终因我军的弹药日缺,无力占守较远据点,遂即收兵进城,红庙坡又让敌人占领。
以后某月某日,爷爷他们仍是深夜出袭,二次又将红庙坡夺回。但我军进城后,此地仍被敌方占去了。
第三次夺回红庙坡时,因我军搜索追击,敌方散兵后撤,屡战屡退,所以就把战场扯到大白杨一带,杀伤敌人无数,还把王振伪师长的一名勤务兵抓获。这次算是彻底把红庙坡夺回来了。
在这诸多场战斗中,爷爷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先、屡立战功,身上也是多处负伤(肩上、胳膊上、腿上),为反围城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爷爷的一生,除了从军外,还从事办学、戏剧等。新中国成立后,爷爷曾当选碑林区政协委员。1970年爷爷病逝。
新闻推荐
曲江原也叫三兆原,是杜陵原即少陵原的一部分。这里虽然土地肥沃,但是因为地势高,打井困难,长期以来因为缺水,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甚至连人畜饮水都成问题,春临村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村子。上世纪...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