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双修的张瑞霞
■本报记者 苏嵘
“要是想挂到她的号呀,得半夜去排队,张医生的医术精湛,特别是对肝、胆、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医术独到,看肝病更是一绝!”家住咸阳的刘女士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张医生叫张瑞霞,是陕西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药第一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从医50余年,是德艺双馨的名老中医。
张瑞霞出生于中医世家,其家族在西安端履门开设万年青中药店,传到父亲张仙州已是第三代。自幼目睹父辈一把草药救治贫困病患,深得病者尊敬,张瑞霞立志从医,继承祖业。1953年张瑞霞考入西北医学院(交大医学院前身)医疗系,1958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内科。1963年调入陕西省中医研究所(陕西省中医医院前身)从事中医内科工作,1965年选送陕西中医学院西学中研究班学习,以后一直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
跟随名师 坚持临床
西学中班毕业后,张瑞霞追随单位多名老中医临证学习,深得教诲,随何绍南老先生临证多年,受益匪浅。何老临终前,鼓励她要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把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
70年代,肝炎在我国蔓延,黄疸肆虐,张医生为了解除患者痛苦,决定专攻肝病,创建了肝胆组,建立了自己的团队。开始了数十年的研究工作。她和她的团队发明了治疗乙肝的专用药“肝悦片”和“乙转灵”,把许多患者从死亡线上挽救过来。“肝悦片”获陕西省中医药研究成果三等奖,得新药证书,转让安康制药厂;“乙转灵”获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新药证书,转让深圳南方制药厂。这些成果虽然张瑞霞作为带头人,但申报奖励和转让成果,张医生都是以单位集体团队名义实施,无怨无悔。
当时西安周边地区医疗条件较差,缺乏病毒性肝炎防治的专业人才。为了给这些地区培养专业人才,她在多家医院设立临床诊治及科研点,带领医疗队定期支援,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使得肝炎的防治工作逐渐得到重视和普及,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得到发扬光大。
医德高尚 成果突出
张瑞霞医术精湛,上世纪80年代前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西药,中医中药优势明显,大量患者慕名前来,为了能挂到张瑞霞的号,很多患者在凌晨三四点钟就开始排队,张医生每天的门诊量达到100人次,常常是不能按时下班、按时吃饭,甚至没有上厕所的时间,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有的患者看完病后无钱买药,张医生虽然收入也微薄,常常给患者垫付医药费,甚至车马费。有患者为表达对张医生的感激之情,送物送钱,但她从不接纳,还会大发雷霆,认为这种行为是对她人格的玷污。
目前,张瑞霞已年届八旬,仍然在陕西中医医院肝病科从事科研和医疗工作,坚持每周2次门诊,提前半小时上班,从未间断,深得患者和同行的敬佩。“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研究张瑞霞学术思想及临症经验研究课题,出版了专著《名老中医张瑞霞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荟萃》,她毫无保留地将多年来治疗肝病的经验、心得、方剂公之于世。
张瑞霞对学术一丝不苟,对社会上现在利用祖国传统医学沽名钓誉之徒更是深恶痛绝。她痛斥社会上一些打着祖传绝学,在怀孕期间给人诊断男女,骗人钱财。张医生告诉记者,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胚胎在四个月后才成形,开始怀孕就借脉诊给人断男女,纯粹是蒙人!
张瑞霞获得过多项荣誉与表彰。曾担任陕西省中医院内科主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会委员,陕西省肝炎防治协会委员,陕西省药品审批委员会委员。1990——1994年赴美探亲期间受聘美国罗得岛华人中华医学会顾问、美国北部六州大陈岛同乡会住诊医师。深受华人好评,张医生回国后还有华人专程由美国来西安找她看病,给她送金匾称赞她“医术精湛”。1993年评为“陕西省中医科学研究有显著成绩的科技工作者”,命名为陕西省知名老中医专家。入选《当代中医志》,《中国名医名药大观》、美国NBI传记研究院、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等多种名人录。1994年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选为全国第二批500名老中医带徒导师,2001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颁发“中西医结合贡献奖”,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省人事厅、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陕西省第一批名老中医。
201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张瑞霞传承工作室”,主要研究总结她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证经验。她工作态度医疗水平被大家称赞为“德艺双馨”医务工作者。
新闻推荐
在“思”与“变”中求突破 ——西安市地税局国际港务区分局“支部书记论坛”系列活动侧记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从去年以来,西安市地税局国际港务区分局狠抓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紧紧贯穿市局“支部建在所上,党建基层抓起,发挥堡垒作用,永为党旗争辉”...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