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培育农机手,就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秋播时节话种粮(三)

陕西日报 2016-10-26 14:52 大字

本报记者 元莉华 乔佳妮 实习生 崔可嘉

谁在种地?虽然这是一个老话题,但是一个被很多人熟视无睹的事实是:农机手在种地!

“表现在粮食生产上尤其明显。”9月14日,省农机局科教处处长朱虎良说,种粮没有机械,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在关中、渭北,如果没有机械,95%以上的农民就不种粮了,地荒了也不种,劳动力成本太高。

“农机手对粮食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朱虎良说。

以今年“三夏”为例,全省共投入农业机械120多万台(辆),其中拖拉机31万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6万多台、玉米播种机7.7万多台、机动脱粒机29万多台、农业运输机械53万多辆。小麦机收水平和夏玉米机播水平均达到85%以上,关中地区更高。农业机械成为夏收夏播的主力军。秋播也是如此。目前只有机收玉米和机收水稻的机械化水平稍低,为45%左右。

机械化的推广普及,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过上了轻松的生活或者从事其他产业。据今年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调查,在西安市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家庭中,40%外出务工从事第二产业,55%从事第三产业,只有5%的农村劳动力专门务农。这一现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普遍。

种粮的重担由农民转移到农机手。农机手耕种水平的高低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多大?承担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咸阳市农科院副院长张安静认为,细节决定成败,看似简单的操作,决定着粮食丰收与否。

“比如我们在项目实施中自选的震动深松免耕播种技术,经过两年试验,小麦亩产可提高10%-30%。这个数字是没有水分的。但是如果应用在大田生产上,水分就大了。单就把种子种在地里这一个环节来说,地整得细不细产量差得远,种的早晚不一样产量差得远,播种的深浅不一样产量差得远,播种时的墒情不一样产量差得远”,张安静说,“一个环节打折,水分就出来了;两个环节打折,就出问题了;三个环节打折,就失败了。”

近十年来,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在陕西“粮仓”关中,机收、机种、秸秆还田等,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此外,连续多年的高产创建等活动,也为全省分地区探索出了一系列高产措施和成熟的耕种模式。从最初的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拓展到后来的油菜、豆类、薯类、棉花等数十种农作物。

农艺不缺,关键是如何付诸实施。“好多农艺措施难以实施。试验田还可以,上千万亩地离开了农机手做不到”,朱虎良说,“所以农机、农艺要融合。应当培育农机手,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怎么种?把农机手培育好了,粮食就种好了。”

犹如战场上的战士,他们的“武器”精良与否,战术如何,决定着战争的成败。那么可否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种粮主体,在购买比较先进的关键农业机械时,除了国家农机补贴之外,省上再拿出一部分配套资金累加补贴,以小资金投入,“撬动”民间资本跟进,以此引导全省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

可否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向农机手倾斜?或者直接分门别类专门针对农机手进行培育提高?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对培育农机手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比如在职业农民培育中,农机手的占比就非常小。

可否像认定高级职业农民一样,认定一批高级农机手或者评定一批信誉好、作业水平高的品牌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引领全省农机作业正规化发展?毕竟,农机手为了省油、跑得快、提高工作效率,故意调浅旋耕深度等影响粮食生产的不规范操作已不是个别人所为,也不是一日之“疾”了。

新闻推荐

省纪委通报曝光12起违反工作纪律问题

本报讯(记者冯晓荣见习记者董渺)近日,省纪委通报曝光了陕西省12起违反工作纪律问题。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直属三中队副队长袁雁,上班时间去咖啡馆打麻将,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并被免去职务。西...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