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主沉浮”“煤定兴衰”的增长模式步入“资源型经济陷阱”,未来发展动力何在? 陕西用“创新之匙”解答“陕西之问”
制图:琼西
新华社记者 李勇 刘书云 陈晨
两千年前,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驼铃声声,载有凝结着当时东西方最先进技术的丝绸、瓷器、西域的珍奇汇集于此。自此以降,印刷术、冶炼技术沿丝路向西传播。彼时的长安城,引领着世界技术发展的潮流,一时商贾云集,风光无二。
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云尚未远去,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已澎湃而至。陕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不甘沉寂于昔日的荣光。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现实,陕西不等不靠,立足自身雄厚的科教综合实力,牢牢扭住“创新驱动发展”这一主题,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省份为突破点,努力找寻新的发展空间。
创新,从未如今天这般成为陕西干部群众口中的热词。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从科技创新港扬帆起航,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一张恢弘的创新蓝图,正在三秦大地铺开。
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用“创新之匙”解答“陕西之问”
延长靖边化工园区150万吨煤转化为聚乙烯、聚丙烯装置试车成功,兖矿未来能源化工公司煤间接液化项目基本建成,榆林炼油厂油煤共炼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陕西近期交出的一份能源产业发展“成绩单”上,一批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成绩单的背后,是作为资源大省的陕西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坚定决心。然而,实现这样的转变并不容易。在此之前,经济总量连续十几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进入全国第二梯队,陕西一时“风头正劲”。甚至有人戏言,“凭借资源优势,陕西人躺着也能赚钱。”
面对夸赞,陕西有着清醒的认识。“资源挖光了、卖光了怎么办?能源价格频繁波动,‘油主沉浮\’‘煤定兴衰\’的增长模式步入‘资源型经济陷阱\’,未来发展动力何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危机,陕西人不止一次发出这般疑问。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振聋发聩,也启迪着陕西以创新驱动谱写发展新篇的思索。
面对“陕西之问”,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给出了这样的解答,“坚持以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发展为优先选项,主动把经济工作的重点从追赶超越调整到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上来。科技创新是提质的关键,也是增效的前提。”
2013年,科技部正式批复支持陕西省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陕西成为继江苏、安徽之后全国第三个试点省份。肩负国家使命,陕西再出发。自此,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提升大型企业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做好“大”“小”两篇文章,成为陕西以创新撬动发展的重要支点。
技术成果与市场、资本对接难,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低,“陕西开花外地香”,一直是困扰陕西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而在成果转化的科研、中试、产业化三个环节中,中试阶段因“无名无利”且风险最大被称为“死亡谷”,大量成果未能走出实验室。
作为国家重要的稀有金属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基地,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依托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十多个研究中试平台,挑选成熟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试验,给予大量投入,使科研与生产之间建立了有效衔接,突破了成果转化的“中试瓶颈”。
“得益于畅通的中试环节,西北有色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达70%以上,应用率在80%以上。”西北有色院院长张平祥介绍说,在此基础上,西北有色院快速培育起了世界第二大超导材料生产线、世界第二大金属纤维及制品生产线、世界第二大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等。
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一向以“灰头土脸”面目示人的化工企业实现“华丽转身”。今年7月,陕北延长石油靖边能源化工园区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一次试车成功,生产出了合格的聚乙烯、聚丙烯等终端产品。记者在占地7平方公里的园区内走了几圈,竟没有看到一个排污口。
“单一煤化工的最大问题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这一项目把煤油气组合利用,调节碳氢比,使二氧化碳用于甲醇合成反应,年减少排放435万吨。同时,建设污水循环利用系统,用粉煤灰、炉渣生产轻质砌墙砖,将原料吃干榨尽。实现了‘渣不落地、烟不升天\’。”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介绍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陕西大型企业数量偏少,而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却意外成为创新的“蓝海”所在。在着力提升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同时,陕西培育创新氛围“抓大不放小”,通过派驻首席工程师、加快孵化器建设等,促成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化茧成蝶”。
得益于“首席工程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吴亚峰的智力支持,短短四年间,从事多媒体展示的西安灵境科技公司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所属的专利从无到有,年产值超过亿元,公司规模也由几十人壮大到260人。截至目前,陕西已有300名工程技术人员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任“首席工程师”。“原先名义上是科技公司,但其实不够格。有了专家的帮扶,企业发展这才驶入了‘快车道\’。”公司总裁徐建荣感慨地说。
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加速崛起。走进位于西咸新区的陕西启迪科技园,热火朝天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60多家科技型在孵企业一字排开,蔚为壮观。从入园初期的平均产值不过百万,到产值平均超过千万且大多拥有技术专利,孵化器所提供的研发、服务、金融支持,让众多企业栉风沐雨、羽翼渐丰。
“2013年,陕西技术合同交易额533.31亿元,其中省内转化244.83亿元,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的45.91%,同比提高近12个百分点;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93.98亿元,占全省技术交易额的55.12%,说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孙科说。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破解“陕西现象”
在外界看来,陕西的科教优势令人羡慕:79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22万科技人员,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4万件……但科技资源分散、分隔、分离,科教实力无法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陕西现象”也长期存在。这样的烦恼,陕西曾百思不得其解。
“主要原因在于,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很不完善,形不成整体合力;并未从宏观层面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动,成果中试环节力量薄弱,企业创新意识和吸纳成果的积极性不足。”主管科技工作的陕西省委副书记孙清云分析认为。
对此,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副主任卫新年深有体会。“以西安一些科研单位为例,‘上一个项目,买一台设备\’的现象非常普遍,实验设备、科研力量重复购置、重叠布局、闲置浪费情况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研发需求,却无力购买仪器设备。”二者之间的鲜明对比,成为陕西科技资源分布不均的鲜明注脚。
唯有深化改革,才是破解“陕西现象”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推动实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陕西扭住了这个“牛鼻子”。一座全新的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在西安高新区拔地而起——中心将分散于院所、高校、企业围墙内的设备、技术、信息,重新“排列组合”于5大平台和12个子系统内,建设资源平台、开展开放共享服务。
借助统筹中心的共享平台,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宋晓年在家门口的兵器工业西北理化检测中心找到了需要的检测设备。而在此前的20多年里,每次做检测他都要带着企业样品远赴北京。不再“舍近求远”让检测成本从单次5000元降低至不到1000元,宋晓年尝到了资源聚合的甜头。
卫新年介绍说,截至目前,陕西大型科技仪器协作共用单位达289家,开放共享设备6036台套。为中小科技企业节约设备购置及维修费用近亿元。检测服务量65万家次,服务企业2000多家,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近2000万元。而加入共享平台,也让资源提供企业实现“双赢”。“合作企业突破一千家,设备使用率大幅提升,收益实现了翻番。”兵器工业西北理化检测中心主任张利民说。
科技部门做“红娘”,促成资源供需双方“联姻”。目前,以西安科技大市场为代表的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在陕西各地生根发芽,正在成为将潜在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催化剂”。借助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资源共享数据库”,西工大超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了7次23个实验测试项目,有效节约了成本,加快了研发进程。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陕的诸多重点高等院校,于改革浪潮中一帆向前。金秋时节,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咸新区联合启动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消息一出,三秦大地为之一震。
“所谓‘港\’,就是有进有出,人才进来了,知识出去了;资金进来了,成果出去了。创新港没有围墙,交大的人才队伍、仪器设备、发明专利、科技创新成果都进入创新港面向社会开放。全社会的高端人才、企业都可以进入创新港创业。”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
一时间,能源与动力、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电力电子等领域组建的研究院或创新中心在西安交大“横空出世”。
事实上,2012年正式揭牌成立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早已为科技创新港先行“试水”。联合了浙江大学、沈阳机床、秦川机床,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研精机等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中心共有专兼职科研人员126人,包括两院院士8名,“千人计划”专家7名。中心整合协同高校与企业的二十余个研究和实验基地,上千台/套数、亿元产值的仪器设备和人才资源,实现学校与企业、科研与应用间的深度融合。
“简言之,就是‘承担大项目,各家出所长\’,在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时,把各协同单位的创新资源集纳起来。企业科研人员可以进入高校共同承担课题,高校教师也可以去企业任职解决技术问题,不受身份、所属、编制所限。”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雪峰介绍说。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陕西步履坚实。陕西省省长娄勤俭表示,建设创新型省份,必须继续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在搞好中心、基地、园区硬件基础上,着力加强体制、机制、服务等软件建设,努力形成有机实体与无形机制相统一、平台承载与政策支持相配套、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科技资源统筹共享新格局。
基础研究与新兴产业“两翼齐飞”,实现“陕西创造”
长期以来,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一直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短板”。一些前瞻性技术由于科研周期长、见效慢,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但这些领域往往关系国家战略和发展全局。陕西克服浮躁之气,不计“一时一事”“一城一隅”之得失,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基础理论研究,一批品牌精品成果浮出水面。
经十余年努力,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成功在超临界水环境下利用煤气化制氢及发电的技术。这一技术颠覆了传统火力发电理论,将煤炭利用从“火烧煤”的氧化反应变为“水煮煤”的还原反应,提高了煤电转化效率,使煤炭发电过程实现了无气态污染物和粉尘排放。
根据测算,如在火电行业采用这一技术,全国每年可节约发电燃煤3.28亿吨。有专家分析认为,该技术对于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抢占能源变革先机,保障能源战略安全,加快治污降霾等具有深远意义。
这只是陕西力抓基础研究的一个缩影。按照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方案,依托原始创新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比较优势,陕西将面向主导产业搭建多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争突破体制机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
“围绕3D打印、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实现‘陕西制造\’‘陕西配套\’向‘陕西创造\’‘陕西服务\’转变。”陕西省科技厅厅长李明远表示。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制造技术的新成果,3D打印是制造原理上的革命性变化,以其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陕西在3D打印领域早有布局。截至2013年末,我国拥有与3D打印设备、材料及其应用相关专利668件,陕西以369件位居第一。今年伊始新组建的陕西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服务中心,用户广布医疗、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行业。西北工业大学依托金属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突破了航空航天领域诸多技术瓶颈。
3月29日,C919大型客机翼身组合体静强度研究试验首项试验在陕西阎良顺利完成,客机翼身组合体关键零部件钛合金上下翼缘条是由西安铂力特公司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借助3D打印产业技术联盟的专家资源,公司一跃成为行业“领头羊”: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的30余种金属3D打印零件已在飞机上得到应用。
9月25日,一场以“3D”打印为主题的“盛筵”在陕西东大门渭南拉开帷幕。渭南高新区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授予“全国医学3D打印技术创新产业基地”,3D打印中心、创新创意设计及检测中心等合作项目进行签约。
如此高精尖的项目,为何选择名不见经传的渭南落地?渭南市市长奚正平道出了“缘由”与“诚意”:空间承载——规划建设1000亩园区培育3D打印项目企业生产制造及数字软件技术云设计等三大基地;融资支持——设立全国第一支3D打印创投基金,成立投融资担保机构,为产业培育提供金融服务;相关产业扶持发展政策——为3D打印配套产业发展提供税收、土地、资金、服务等政策优惠。
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带动,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陕西曾长期为钱而苦恼:投入增长相对缓慢、总量差距较大和占GDP比重偏低,一直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借助市场之手,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让陕西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作为中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的“国家队”,西安光机所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起创建了西北地区首家专注于投资早期光电信息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天使基金。“西科天使”基金突破VC、PE仅仅进行现金投资的模式,在项目发展初期就介入孵化过程,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第一笔资金支持,解决了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钱袋子”问题。截至目前,“西科天使”已募集资金1亿元,完成17个项目3200万元的投资,带动社会投资1亿元。
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风起云涌,陕西的“中期答卷”令人欣慰:2013年,6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高新区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3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超过14%,其中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等产值超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往事并不如烟。千年前的悠悠驼铃,在陕西终有回响:依托旱作农业、水土保持、农业生产环境调控、节水灌溉四大领域优质的科教资源,农科城杨凌建起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与中亚国家共享农业技术成果;陕西与丝路沿线多国在建筑材料、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合作正酣;多条通航线路架起的“空中丝路”,让陕西与世界的科技交流日趋广泛……
“力争到201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5%以上,科技进步率达60%,全省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突破800亿元,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和西部地区创新高地。”赵正永表示。
(原载10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要做,就做她这样诚实守信的时代好人” ——记西安市“中国好人”李淑兰
本报记者杨光她是一名普通的下岗职工。2013年,在亲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糊辣汤店维持生活。2014年5月中旬,一位顾客吃完糊辣汤后把包落到店里,她追出去时客人早已不见踪影。打开包一看,包里都是苹果笔...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