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出台《实施意见》 六大工程全面推动“品质西安”建设 到2020年总体质量达国内领先水平
■记者 张端 实习生 黄瑞
记者昨日从市政府获悉,西安市印发《关于深化质量强市战略服务品质西安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质量共治、质量安全、质量技术基础、质量品牌、质量创新、质量宣传教育六大工程,推动城市创新驱动力、产业竞争力、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及绿色发展力大幅增强,实现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时代”。
总体目标
到2020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实施意见》明确,通过深化质量强市战略,推动质量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到2020年,全市质量竞争力大幅增强,质量安全保障更加有效,质量基础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总体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质量工作服务“品质西安”建设成效显著。
产品质量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制药、通用专用设备、卫星导航等优势制造业产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地产工业品(不含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6%以上,农产品和食品确保安全,质量优良。
工程质量稳定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迅速。重点工程、大中型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99%以上。
服务品质明显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顾客满意度达到88以上;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顾客满意度达到82以上。
质量共治工程
推动社会全员参与
根据《实施意见》安排,西安市将围绕提升经济发展、城市治理、宜居环境、对外开放、人民生活和政府服务等六大品质,认真落实《西安市质量发展规划(2015—2020年)》,推动政府、部门、企业、消费者、行业和质量技术服务机构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合力推进质量共治。
质量共治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出台《西安市质量促进办法》,强化质量考核,组织开展提升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品质、提升服务品质、提升环境品质、提升经济运行品质专项活动。同时,发挥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引导广大企业牢固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推动企业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
社会全员将参与质量共治工程,采取多种形式,传播质量文化,提高群众质量素养和维权意识,建立有效的舆论监督和信息沟通机制,形成叠加效应和强大合力。
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
重点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突出电梯、气瓶、大型游乐设施等涉及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和电梯维保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对在用电梯安全质量进行监督抽查,推进“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
在消费品质量安全方面,围绕重点消费品开展专项质量提升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计量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营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日常巡查、监督抽查和质量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制度,完善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处置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有利于消费者维权的产品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质量投诉受理、处理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质量技术基础工程
实施“标准化+”战略
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抢占标准“制高点”。加强计量基标准能力建设,完善计量量传溯源,构建计量检测、监管、服务“三位一体”平台。
强化检验检测支撑,探索建设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产业、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公共质量技术服务平台,积极筹建一批国家、省级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加大对认证认可宣传和扩大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积极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体系认证。
质量品牌提升工程
建立“互联网+西安品牌”平台
《实施意见》指出,坚持以高端优质为导向,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壮大产业品牌,培育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质优企业、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一批知名度、美誉度高的服务、工程、消费和生态品牌。
动员符合条件的农业园区、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服务区、旅游区积极创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现代服务聚集发展示范区”“标准化示范区”,发展区域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也加大品牌保护和宣传,建立“互联网+西安品牌”服务平台,组织“品质西安——品牌行”“互联网+名牌产品”进社区、西安品牌巡展等系列活动,讲好西安品牌故事。
质量创新工程
充分发挥群众力量
开展群众性质量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和一线技术工人的优势和特长,激发群众质量创新热情,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推动企业质量创新,开展质量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展质量理论研究,积极转化“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质量高地”战略研究成果,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领域的合作,深化质量互补,共同推进转型升级。
质量宣传教育工程
建立质量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
强化质量优先理念,培育“工匠精神”,持续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管理人员、操作员工等各层次质量教育培训。
依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质量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持续开展中小学生质量启蒙教育,设立质量教育基地,打造质量教育示范学校,使青少年从小树立质量意识。
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严格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严重违法违规企业纳入“黑名单”并依法向社会公布。同时,加强对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的实质投入,形成科技、人才、资金等一套有效的政策组合,将质量强市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支持质量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
本组稿件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雷县鸿 采写 图/首席记者 李明 摄
新闻推荐
李忠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记者雷伟东摄)■记者裴磊对火车司机李忠良师傅的采访,是在上周五就进行的。因为在大家都张罗着要过中秋节的本周,他又将踏上发往徐州的列车。“开火车二十多年...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