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国家龙头行业输送优秀人才 西安交大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

西安日报 2016-08-02 20:12 大字

■记者 姜泓 实习生 吕维佳

如何破解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难题、培养国家亟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西安交大日前正式启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校企协同深度融入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创业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携手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引人深思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多

西安交大是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发展者之一,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除了率先培养工程类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工程博士外,还率先提出按二级学科设置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范学位课程与选修课程,使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迈向了规范化阶段;首次出版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60余本,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创造了条件;1993年率先提出并实施按一级学科招收培养博士生,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2006年率先试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10年“不同形式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标准”研究成果作为全国规范性文件发布;2011年率先倡议并实施博士生招生计划弹性管理,为招生改革提供了新思路。2014年,西安交大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数首次超过学士学位,标志着硕士生培养结构类型调整有了根本性突破。

然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引人深思:培养过程与行业、企业脱钩,培养基地管理不规范;培养方案不适应形势发展,尤其是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区分不明显;一些学院认识不到位,社会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研究生到龙头行业、企业就业人数下降,学校的影响力下滑;科研方针实施不到位,走不出成果转化率低的怪圈;部分导师没有以国家需求和人才培养为宗旨,培养过程中以完成自己的课题为目标。

注重实践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西安交大启动新一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突出校企协同,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打造特色培养方案着手,一方面着重突出专业特色;另一方面加大实践性课程和定制课程比例,实践性课程不少于4学分,定制课程不少于6学分。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行业企业智力资源,开设由行业企业专家讲授的课程,不少于4学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吸收行业企业骨干及研究生共同参与案例编写,开发基于真实情境、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

“新一轮的改革强调研以致用,要求学位论文以应用为导向。”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宏春解释说,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实际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同时构建‘双师型\’团队,突出实践为本。”吴宏春表示说,具体操作是第一学年不指定导师,由所在学院指定学业导师统一管理,负责选课等事宜。第二学年确定课题方向后,依课题内容自主选择校方导师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导师,双方共同完成研究生的指导与培养工作。

校企协同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

“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西安交大副校长郑庆华说,研究生的培养方向要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则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为此,新一轮改革将建立更多的协同培养基地,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院、部、中心必须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学校外地研究机构、地方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基地,健全实践培养管理办法,保证实践培养质量,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目标,是为国家龙头行业企业输送亟需优秀人才。未来,西安交大硕士研究生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博士研究生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将学术型硕士归入博士的基础性培养阶段,贯通硕博培养体系。”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宏春表示,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要让研究生资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使专业学位指标配置更切合实际需求,专业学位培养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提升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在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新闻推荐

苗阜“转型”出新书 《苗语连珠》读者签售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陈黎实习生熊莹)相声演员苗阜近日在西安市嘉汇汉唐书城举行了新书《苗阜讲故事:苗语连珠》读者签售会。相声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陕西文化,在这本书中有了更全面的表达。记者获悉,《苗...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