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载耕耘 工业聚集活力激增 宜居宜业渭北新城拔地而起
渭北工业区航空产业基地一瞥(记者 雷伟东 摄)
在渭北工业区某车间,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工作 (记者 雷伟东 摄)
渭北工业区航空基地相关配套产业迅速发展(记者 雷伟东 摄)
渭北工业区国家级航空科技企业孵化器(记者 雷伟东 摄)
渭北工业区汽车制造等一批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渭北工业区配套设备齐全,宜商宜居(记者 雷伟东 摄)
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发展滞后、工业支撑不足……时光回溯到四年前,彼时,西安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工业短板。那年夏天,西安市委、市政府为渭河北岸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承担全市工业发展的新希望,高陵、阎良、临潼三大组团共同撑起了渭北工业区的发展格局。
四年过去了,这片沃土没有辜负期望。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渭北工业区坚持差异化定位、链条化配套、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经济实力与城市功能同步、快速提升。
四年来,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多次在渭北工业区调研,强调坚定不移抓工业、促发展,坚持百年建设、集约发展、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确保园区规划、产业布局、企业引进、项目建设、生态保护都符合中央要求、符合五大发展理念。董军、上官吉庆两任市长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的有关问题。
“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以渭北工业区为抓手,弥补工业短板的战略举措,抓得对、抓得准,抓到了关键和点子上。”西安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金乾生如是说。
以去年为例,渭北工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20.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38.3%。目前,渭北工业区已开发区域面积达到112平方公里,入区企业达到151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5家,分别比2012年底增加了472家和67家。这里,正在快速成为西安市工业聚集速度快、聚集程度高、充满活力的发展区域,一座宜居宜业的渭北新城拔地而起。
今昔对比
产城融合促进区域发展质的飞跃
如果在四年前提到渭北,人们或许会首先联想到广袤的农田、零星的厂房和神秘的飞机城。如今,这里早已改变了模样,不仅有着各种规模的工业企业,而且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日臻成熟,一座宜居宜业的工业新城已然呈现在世人面前——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理念,促使这片沃土在发展中产生了质的飞跃。
在此过程中,高陵、阎良、临潼三大产业组团各显优势,不仅没有出现人们曾担心的“同质化竞争”,而且各自还进一步明晰定位,协力整合资源、融合发展,通过优势互补加速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强化整体竞争力。
今昔对比,渭北工业区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方面,这些领域的品质提升,促进工业区承载能力持续强化。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2015年,这里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56.6亿元,累计投入11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渭北大横线(一期)、西咸北环线建成通车,泾渭供热中心、罗家110KV变电站、阎良配水厂建成运行,渭北工业区供水工程(湾子水厂)开工建设……城市格局和容貌亮点频现。
与此同时,渭北工业区加大项目引进力度,苏州金龙客车、新舟700、中国黄金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中国黄金重钢生产基地、陕煤化西安重装产业园、精明金属汽车零部件、大安丝束、西安建构建筑模块化生产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成为支撑渭北工业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针对项目发展中普遍遇到的融资难等问题,渭北工业区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设立了6亿元的渭北工业区产业投资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各组团主导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各组团利用基金撬动融资达80余亿元。
事实证明,伴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主城区工业企业的搬入,产业和城市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渭北,作为西安市工业发展的承载区、产业转型的创新区,在补强工业短板,打造西安经济升级版,实现经济稳增长,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战略机遇
产业为根基打造西安经济新名片
综观如今的渭北工业区,高陵装备工业组团的汽车、新材料,阎良航空工业组团的飞机制造、通用航空和航空服务,临潼现代工业组团的现代装备制造、新型科技建材等产业,都已逐渐发展壮大。产业,真正成为这里发展的根基。
这一切,离不开顶层设计与科学决策。
众所周知,从建国初期起,西安市的工业布局就对城市的发展格局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近年来城市骨架的扩大,集中在主城区、特别是二环路至三环路区域的工业企业逐渐成为城市格局完善、提升的掣肘。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决定让渭北成为西安工业的重要承载区。
经过四年的建设发展,这里如今已成为西安“一轴双城”战略的重要支撑,产业要素资源大规模“向北”聚集。随着开发建设的全面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商贸等服务配套逐步完善,这里有效聚集资源,进一步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生产生活要素的汇聚,逐渐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生态环保的绿色生态新城,成为品质西安建设的新亮点。
“战略机遇非常宝贵,对于渭北来说,这里承担着壮大全市工业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重要任务。”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西安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工业基地,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夯实产业根基,这是把握好机遇的必由之路。
为此,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坚持产业聚集、产业带动。先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再制定城市规划,不像过去先搞城市规划再去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方式从“捡到篮子都是菜”式的“企业聚集”向产业定位明确、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产业聚集”转变,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全力打造汽车、航空、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近年来的各项统计数据都在说明,渭北工业区已成为扩张西安经济总量的新动力。三大组团集群效应愈发明显,带动了西安经济规模存量增长、总量扩张。
历史轨迹
汇聚贤能
生态新城让各方人才安心“留下来”
从西安城市规划布局来看,秦岭和渭河之间的核心区域,主要承载生活、服务、教育、科研、商贸、旅游等功能,不适宜再发展工业,能够大规模、大空间、可持续发展工业的区域,只有渭河以北。
在渭北工业区的发展理念中,生态新城是重要目标——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安心“留下来”,避免工作日早晚及节假日的“人口大迁移”。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基础设施、生活配套等都需要大规模建设。
为此,渭北工业区总体规划修编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城乡统筹、生态安全等专项规划也已完成,住房、交通、医院、学校,以及商业配套、文体设施等建设全面铺开。按照渭北工业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851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有了科学、系统地安排,从新建、改扩建水厂,到增设变电站、天然气门站,从道路建设增强各组团与主城区之间的联系,到生态建设提升渭北工业区整体吸引力……这一切,都体现着硬件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坚实支撑。
与大多数人们想象中的工业区不同,渭北工业区突出了绿色与生态的特征,以渭河流域湿地等为依托打造生态廊道,在持续建设中,这片区域不仅成为工业聚集发展的沃土,更成为一个产城融合、环境宜人、配套完善的现代新城,“廊、田、水、园”的合理布局,树立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工业区的典范。
从源头上把控,让绿色产业持续引入,在产业引进和发展方面,渭北工业区也凸显出“环境至上”的原则,低能耗、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这里备受青睐,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让渭北的产业打上了“节能减排”、“高效绿色”等标签。
以产业吸引人才,用环境留住人才。渭北工业区在加速产业发展的同时,配套产业链的完善也加速了就业领域的扩张。在这里,与各组团主导产业相关的物流、营销、软件、金融、财务、法律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还衍生出了大量的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岗位,使渭北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和城市的互动融合,让渭北工业区积蓄了充足的发展后劲。未来,数以十万计的“渭北人”将共同打造这座以工业为特色的生态新城。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渭北工业区的开发建设者们将以“百年建设、集约发展、转型升级”为总基调和总要求,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品质西安建设的机遇,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大资金投入、大宣传造势战略,推动渭北工业区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建设者说
开发建设模式创新形成“渭北经验”
——访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金乾生
“坚持明确定位,实现错位式发展。为了打破以往很多开发区做产业遍地花开、招项目一哄而上的做法,我们没有走过去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的老路,而是坚持定位明确,错位发展,突出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相互联动。”在谈到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的特点时,西安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金乾生表示,开发建设模式的创新,让渭北工业区三大组团形成合力。
“三大组团严格按照各组团产业定位和产业链配套,策划开展专业化招商和项目引进工作,既确保‘分头招商,统一布点\’,又避免了同城、同质化竞争。”金乾生表示,根据他的了解和分析,国内很多开发区普遍存在着“四个雷同”——体制雷同,主要是和老旧的体制机制雷同;产业雷同,只要产业前景好,什么都想涉足,导致各地产业发展一哄而上;模式雷同,基本上都是政府占主导,开发区相对独立运行;政策雷同,就是各开发区之间拼政策、拼地价、拼优惠,产生不同程度的同质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
“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从设立之初,渭北工业区就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始终坚持秉承差异化定位,产业链构建,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理念,从四年来的发展来看,收到了良好效果。”金乾生说。
四年来,渭北工业区在探索尝试中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规划建设方面,更是树立了典范。譬如,采用组团式统筹建设用地布局,避免“摊大饼”式蔓延发展;不走“先建设后治理”的老路,而是根据各组团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环保基础设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在各组团内,以及组团与组团之间预留足够的生态绿地空间和廊道;建立企业准入门槛和严格的排放标准,强化环境审查力度……这些发展理念和原则,保障着渭北工业区向着“宜居宜业新城”方向稳步迈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渭北工业区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原则。”金乾生表示,渭北工业区大力推进能源综合利用、推广新型节能环保建筑,努力建成资源集约、绿色环保、宜居宜业的工业新城。
各界声音
渭北,西安国际化的坚实支撑
渭北工业区建设发展四年来,社会各界持续高度关注。经济社会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内外企业代表、市民等在受访时普遍表示,渭北工业区的建设发展,让古城的国际化进程有了更加坚实的支撑。
市政协委员:
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发力平台
“创新驱动,这是渭北工业区的一大特色,集中体现在产业引进、研发成果等方面。”市政协委员封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持续关注渭北工业区的发展,这里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基础设施配套,在短短的四年发展进程中,已经展现出了十足的活力和吸引力,一批大项目纷纷入驻发展,渭北工业区已成为西安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发力平台。
封蒨表示,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渭北工业区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质量为先等发展理念,形成了各具特色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同时,这里资源集约、高效用地,不断提高工业区的产出强度,产业后劲十足。未来,这里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将大有可为。
企业负责人:
专业分工产业链配套降低企业成本
渭北工业区一家装备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表示,渭北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专业分工,实现产业链配套,引导企业不搞“小而全”或“大而全”,促使园区内的企业之间相互形成专业分工。“上述发展理念对于企业而言,直接的好处就是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
“如果一套装备产品,从零件到总装全部放在一家企业完成,这样的做法会使企业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上述负责人说,渭北工业区引导专业分工、配套发展,其直接影响就是很多企业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同时与周边企业相互协作完成生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也能快速带动周边产业的聚集发展。
大学生:
产业聚集吸引人才就业便利舒心
在2016丝博会暨第20届西洽会上,就读于东南沿海区域一所高校的张云学对渭北工业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学的是工业工程专业,毕业后想找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现在,渭北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的好企业,发展潜力大、就业机会比较多,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未来能在渭北工业区施展才华。”
张云学表示,他把就业的目光投向渭北工业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看好这里产业聚集带来的就业机会,同时,渭北的产城融合理念也打消了他对居住、医疗、子女教育等的后顾之忧。
外地客商:
空间布局凸显生态安全让发展永续
“我前往渭北工业区实地考察了两次,一次是考察产业,另一次是考察环境,渭河生态廊道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心里非常震撼。”上海一家新材料企业的负责人吴溪受访时表示,在寻求项目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他前往多个省市区实地考察,发现众多工业区中,像渭北工业区这样把城市组团、生态廊道和水系融为一体的并不多见,这样的空间布局深深地吸引着他和他的团队。“以低碳、环保的产业为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的理念非常好,生态安全有助于产业、城市发展永续。”
做强发展引擎 增强发展动能
■本报评论员
经济总量不大,辐射能力不强,工业发展滞后,工业支撑不足,一直是制约西安经济发展的短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年前的7月,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明确提出并全力推进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包括渭北工业区建设在内的五项重点工作,果断选择渭北作为主要发力平台,奋力突破这一瓶颈。
2012年8月揭牌起航的渭北工业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坚持差异化定位、链条化配套、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迅速成为西安市工业聚集速度快、聚集程度高、充满活力的发展区域,在补短板、强基础方面成效明显。如今,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宜居宜业新城在这片承载希望、成就梦想的热土上拔地而起。发展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以渭北工业区为抓手,弥补工业短板的战略举措,抓得对、抓得准,抓到关键和点子上。
四年,砥砺奋进;四年,可圈可点;四年,亮点纷呈;四年,硕果累累。
成绩令人惊叹,建设仍需继续。
持续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就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渭北工业区建设中,我们要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五个扎实”要求,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引领发展新实践,坚持百年建设、集约发展、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以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能、厚植发展优势的新举措新作为新成绩,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持续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就要抢抓机遇。事实证明,能否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对实现城市的发展和跃升至关重要。其实,越是短板,越具有后发优势;越是短板,越具有发展潜能,弥补工业短板就是抢抓发展机遇。全市上下要强化机遇意识,要在“快”、“争”、“早”、“实”上下功夫,抢抓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发展机遇等,用足用好机遇,积极开辟园区建设新境界。
持续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就要抓住“关键少数”。作为“关键少数”,就得发挥关键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表率意识、骨干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担当、奋发有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过硬作风扑下身子干事,以实干精神带头破解难题,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衔接、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
持续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就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锁定。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全市上下要紧盯目标、夯实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勇毅笃行的豪情,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以贯之不动摇,一抓到底不懈怠,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在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中竞显风流。
工业,之于城市,是基础、是前提、是命脉,是最基本的发展动力。渭北工业区建设是西安的大事,我们务必聚全城之识、举全市之力,持之以恒,强力推进,共同谱写西安工业繁荣的壮丽诗篇。
记者手记
追梦,不辞长作渭北人
每次踏上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我都会心潮澎湃。犹记得2012年7月,彼时,渭北工业区尚未挂牌成立,但这里的朝气和活力已然震撼人心。对于我来说,早前虽多次到此采访,但用承载西安工业发展重担的目光来审视这里,却是第一次。一切都是新鲜的,甚至是陌生的。从政府到园区、从学校到医院、从企业到住宅……采访进行到哪里,惊喜、惊叹和憧憬就会延展到哪里。
从那年8月起,渭北工业区肩负着全市的重托盛大起航——弥补工业短板成为其重任。随后的四年间,我和同事先后十多次深入这里进行系统性采访,在此期间,对园区和企业的个体采访不计其数。临依黄河第一大支流,这里具有深厚的秦汉隋唐历史文化积淀。我们见证着这片平坦、开阔的沃土,在短短数年前褪去了深厚的农耕色彩,逐渐发展成为一座活力十足的现代化新城。
一条条宽阔的大路贯通,从主城区前往渭北的时间大幅缩短;一座座全新变电站的投运,让产业发展有了高品质的动力保障;一片片优美居住区的落成,吸引着数以十万计人才安居乐业…… 每年的西洽会(丝博会),渭北工业区都是收获颇丰、捷报频传。大项目落地生根、三组团协同推进,这片承载着西安工业繁荣之梦的沃土,闪耀着愈发夺目的光芒。在这里,工业并不意味着只有冷冰冰的机器,工业更是一种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引领着每个“渭北人”创造着新的生活。他们,既有搬迁上楼居住的本地群众,也有从四面八方拥入的外来人才。大家坚信,工业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大家携手追梦,不辞长作渭北人,让这片区域拥有了美好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如今,这片区域正在以令人赞叹的“渭北速度”全力前进。政策落实、要素保障、氛围营造……在渭北工业区发展的过程中,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使其如虎添翼。西安的工业短板逐渐得以弥补,渭北,成为这座千年古城迈向国际化的重要引擎。翻看自己和同事四年来的大量报道,我为今夕比照所感叹,为“渭北速度”而感动。政府、企业和“渭北人”用实干兑现承诺、用汗水谱写荣光,用坚毅的信念和踏实的工作,把宏伟蓝图逐渐变为现实,让这座生态新城成为西安的骄傲!
历史轨迹
渭北工业区发展大事记
2012年8月
西安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高陵装备工业组团管委会、阎良航空工业组团管委会和临潼现代工业组团管委会揭牌;
当天,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2012年10月
西安市2012年第四批重点建设项目暨渭北工业区集中开工仪式在临潼组团举行。渭北工业区38个项目开工,总投资193亿元。
2012年12月
渭北工业区统计工作专题会议召开,研究渭北工业区及三个组团统计有关问题。
2013年4月
渭北工业区首次参加西洽会,共签约工业项目131个,总投资855.85亿元。
2013年7月
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讨论审议《渭北工业区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事项;
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西安渭北工业区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安市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若干意见》。
2013年8月
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西安市《关于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3年10月
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
2014年2月
西安市2014年首批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高陵组团举行,渭北工业区总投资163.23亿元的2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渭北工业区召开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成立大会暨市渭北基金第一届理事会。
2014年4月
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审议了渭北工业区电力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研究讨论了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发展的相关事项。
2014年5月
渭北工业区参加西洽会暨丝博会,共签约工业项目104个,总投资988.4亿元;
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听取了市渭北办关于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的相关建议,研究部署加快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发展的相关工作。
2015年5月
西安渭北工业区参加西洽会暨丝博会,集中签约24个工业项目,总投资288.98亿元。
2016年5月
渭北工业区举办丝博会暨西洽会中欧产能转移合作项目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18个项目,总投资141.26亿元。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杨耀青采写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蓬勃发展中的渭北工业区(记者 雷伟东 摄)
新闻推荐
党徽的光彩闪耀在检察一线 ——记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未央区人民检察院党总支
中共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党总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上级精神,全面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加强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以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为目标,创新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