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里的爱 公安新城分局出入境管理科“两学一做”侧记
民警为前来办理护照的群众讲解相关内容
“到您了,老人家,我来给您办……”这是在大厅里听到再熟悉不过的话语,起身、微笑,“阿姨,您看这里的镜头……阿姨,您在这里签字就可以了。”一句句微不足道,但却春风化雨的关怀和提醒,让前来办证的群众连连称赞,竖起了大拇指。
“立足本职,践行汪勇精神,做人民满意民警”,就是公安新城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的誓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们更是把“学”放在首位,把“做”靠在实处,用行动践行“四讲四有”的标准承诺。心系群众,热情服务,用真心谱写在平凡的出入境岗位上最不平凡的爱民篇章。
践行“两学一做” 创新服务理念
“服务环境要温馨,服务理念要端正,业务能力要提升,那么服务群众怎样才算合格,我想是群众的认可和满意。”出入境管理科张莉科长说,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出入境管理科,把对群众服务的用心已经渗入到了最细微处。事实是不是像张莉科长说的这样呢?记者准备暗访求证。
舒适柔软的软垫靠椅、解渴用的饮水机和纸杯、为老人准备的老花镜、雨天的便民雨伞……每一个物件的背后都是一份周到的关怀,冬有暖气,夏有凉风,墙上有引导,困惑有释义,每一位民警都用微笑去迎接,每一位民警都以真挚去服务,把“做”扎实落在日常的工作中,落在细微处,让群众感受到家的温馨。这是昨日下午,记者走进公安新城分局出入境管理科大厅感受到的第一印象,和张科长所说的一样。
“出入境管理科干的就是服务群众的活,那端正服务理念就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要时刻牢记把每一个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张莉说这些琐碎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刚开始践行这些话的时候也遭遇过很大的阻力。因为科里的民警大多数都是比较追求自我的80后,不太适应窗口服务工作,刚开展业务的时候比较爱较真,经常会为了一件事情和群众你来我往争个对错。这样一来群众不满意,也常常把自己搞得不开心。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有纠纷就全体坐到一起开会,分析问题出在哪儿,以后该怎么做,让每个民警讲反思结果。久而久之,民警们心里都有了一杆秤,无论遇到再大的事情、受了多大的委屈,都不能让群众看“脸色”,端正态度创新服务理念微笑服务、才能够有效的维持“窗口”形象。
从此,出入境管理科把“提升业务能力”作为自己日常工作外的重中之重。每周休息日都安排前台受理民警、辅警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办理护照签证的新政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化解方法等等。管理科会不定时的对每个民警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查,抽查不合格者直接和民警的考核挂钩。
践行“两学一做” 钢班子带动铁队伍
在出入境管理科大厅的排班表上,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科长张莉和副科长买军新的名字都赫然在列。也就是说,除了处理管理科大大小小的各种事务以外,两位科长日常也在前台受理业务。据了解张莉科长业务受理量在全市排第一,副科长买军新除了负责外管事务以外,业务受理量也名列前茅。
“当领导不能光说不做,不然咋让民警信服你?就要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事实上,张莉一直以来也是这样做的。
今年6月份的一天,一对老夫妇来到大厅里办理签注,可因系统问题,始终无法为老人办理成功。见状,张莉立即联系了市局出入境管理处,请求解决问题,市局回复这没有办法,只能麻烦老人再跑一趟来市局办理。见老人年纪大了,奔波一趟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张莉没有犹豫,立即开车将两位老人送到市局出入境管理处,并跑前跑后为老人将所需手续全部办理妥当,后又开车将老人送回了万寿路的家。
这一举动不仅温暖了两位老人的心,更是让出入境管理科每个民警都深感佩服,从此以后更加贴心、用心地对待每一位群众。
真诚服务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今年50多岁的徐红艳是新城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的“警风监督员”。说起这个“监督员”,还有一件趣事。
2015年9月份的一天,一名男子来到出入境管理科办理护照,因所需手续不全,民警告知他无法办理并向他解释了原因。但该男子不理解,直嚷着要投诉。科长张莉前去解决,又耐心为他讲述了不能办理的原因及应该怎么做,但该男子依然什么都听不进去,觉得工作人员为难他,讲话十分难听。
正在一旁等候办理业务、目击了此事全过程的群众,见该男子无理取闹,实在看不下去,自动上前和民警一起劝说,向该男子讲道理,谁知该男子非但不听,临走时,放出一句狠话:我要打电话投诉你们不作为!
热心群众上前安慰张莉:“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全看着呢,你们民警没有做错。我以前是解放门街道的街办主任,叫徐红艳,常给群众做工作,也会遇到不讲理的人,我给你留个电话,他要是去投诉了,我就给你们当证人,说清楚事情究竟是咋样,不能让你们白白受这个委屈。”一席话让刚刚遭遇了一场“不白之冤”的民警心里暖暖的。
这件事情处理完之后,徐红艳毛遂自荐要当出入境管理科“警风监督员”。张莉心想,如果有一名监督员在场的话,处理一些过激的群众会有极大的好处,同时,一方面可以让其收集社区群众对出入境管理科日常工作的意见建议;一方面也可以让徐红艳做个群众代表监督科里的工作,顺便对出入境管理科的一些新动态新政策在群众中间做个宣传,让群众更了解管理科。
徐红艳当了出入境管理科的“警风监督员”后,不但在大厅起到了引导群众办证的作用,而且从此还架起了管理科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再晚也要接待完最后一名办证群众
暑期是出入境管理科每年一次的办证高峰期,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百姓,出入境管理科将下班时间推迟一小时,以接待更多的群众。
今年6月份的一个雨天,接待大厅正准备关门,一对年逾六旬的老人来到办证大厅,称因误了公交车,好不容易才赶到这里。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来一趟不容易,民警王艳主动放弃下班休息,帮助老人填写表格内容,可当最后需要缴费时,老人却没有带银行卡无法完成缴费,看到老人一脸无助,一旁的民警边永民接过缴费单,二话不说直接刷自己的卡帮老人缴清了费用。感动得老人眼眶里盈满了泪水,连声道谢。
这样的事情在出入境管理科民警的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群众来了,就不能让他们带着希望来带着遗憾走,群众有了困难,出入境管理科无论是谁在岗,都会在第一时间想法设法来帮助群众解决。
“平常的下班时间是5点,可最晚的一次,民警们延迟到8点才下班,就连群众都不好意思地说,真的给你们添麻烦了,耽误你们回家的时间。”张莉说,在出入境管理科工作,首先要满足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的所需是出入境管理科平常事。
3年来为300名行动不便的群众送证上门
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警的誓言,不忘初心,始终在为民服务的路上奋勇前进,3年来,出入境管理科先后为残疾人、孤寡老人,因公因私出入境人员特办证件50余份。建科以来,累计接待辖区群众152800余人次;为群众办理各类出入境证件173185余件,为300名行动不便的群众送证上门。2014年被西安市评为“西安市巾帼先进集体”,1人连续两年被评为西安市公安局优秀基层民警,在刚刚过去的“七一表彰会”上又被新城分局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创新“543”服务3年实现“零投诉”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出入境管理科在抓服务、提质量中创新推出了“543”服务新举措。5”是工作上坚持做到“五个一样”:即生人熟人一样热情,老人小孩一样耐心,领导和群众一样对待,节假日和日常工作一样认真,忙时闲时一样主动。4”是四项承诺:一次能办成的快速办好,保证群众不跑冤枉路;承诺根据需要双休日和节假日不休息,照常对外办公;承诺对确有困难的群众上门服务;承诺因工作失误造成错证、遗失证件的及时赔办补办。3”是推行微笑服务,做到“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一些群众对服务承诺持怀疑态度,实地进行暗访,结果交口称赞。
由于有创新,有服务,有承诺,有奉献,出入境管理科三年来创造出了“零投诉”的奇迹。
记者手记:窗口里的爱
当民警王艳把办好的护照利用吃饭时间,坐公交车送到南郊某高校时,老教授的眼睛湿润了,他说:“送来的不是护照,送来的是公安新城分局出入境管理科这个团队的爱心啊,你们的爱心温暖了我们一家人……”
当科长张莉将年过6旬的老太太为了改一个数据,从分局用车拉到市局,当面看着为老人改好后,又开车送老人回家时,老人的眼睛湿润了,她说:“亲女儿都没有这么贴心服务过,你们团队这样的爱心,让我倍感温暖和幸福……”虽然事情已经过去数月了,但是老人至今还不知道送她的是科长。
公安新城分局出入境管理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窗口里这样的爱心,3年来一直温暖着、感动着每一位前来办理护照的群众。从公安机关走群众路线,到“三严三实”,到今天的“两学一做”,出入境管理科为群众每办的一件事情,都是这些活动最好的延伸。
正因为这样,公安新城分局出入境管理科这个团队,在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每一位民警的辛勤努力下,在窗口服务中不断创新,才赢得了上级单位领导的表扬和对成绩的肯定。
正因为这样,公安新城分局出入境管理科这个团队,凝聚力、团结力、战斗力和大家无私的奉献,以及常年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无数个和亲人团聚的日子,才奇迹般的在窗口实现了3年“零投诉”的骄人成绩。
公安新城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窗口里的爱!
文/图本报记者晁阳实习生张晴悦通讯员郭浩
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之三
新闻推荐
社团已成为众多中小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体验成功的良好载体,在西安市中学校园里,蓬勃发展的学生社团不仅数量多,种类细致,范围广泛,除了传统的篮球、足球、游泳等项目,还有击剑、棒球、航模等,在拓展...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