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平凡生活 有诗为伴 一个打工者的诗歌情怀

三秦都市报 2016-07-26 11:56 大字

肖燕在家朗诵自己的诗歌 本报记者马昭实习生张宏涛摄

有这样一种人,过着最艰辛的生活,却有着最崇高的理想。已经43岁的肖燕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来到西安这么多年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即使没有稳定的收入,却始终没有放弃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

“我比村姑只多了一种情怀”

肖燕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陕西省西乡县城关镇,目前在西安打工,对诗歌创作特别热衷,创作出了自己的诗风,自成一派。17岁起爱上诗歌,期间结婚生子,就业再失业,柴米油盐并没有打磨掉她对诗歌的热爱。她的父亲曾是西乡县秦巴制药厂的老干部,母亲在家务农操持家务,生活一直较为清贫,从高中喜欢写诗到走向社会,再到一个打工的民间诗人,虽然只有高中学历,在历经生活的各种磨难之后,却仍旧努力的充实自己,追求诗歌艺术的完美。肖燕拿出自己写诗的本子给记者看,不同年份的笔记、心得、诗句密密麻麻写满了五六个本子。如何在生活入不敷出的时候仍旧能写出优美的诗句?或许就如肖燕的作品《我怎么会写诗》中所说的:“我比村姑,只多了一种情怀”。

“诗歌创作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肖燕称自己是“民间派”,灵感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她的诗歌创作方式很简单,出门买个菜、逛个商场、去趟早市、电视剧的某个情节……都能触发她内心某个敏感的小神经。最开始她的诗句可能朴拙、幼稚,然而她却忠于内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创作,如今她的诗歌风格已趋成熟,在网上发表的不少作品也得到了大众的肯定与赞扬。“《两只蝴蝶》这首散文诗很多人喜欢,得到大家的高评价时我有些受宠若惊,诗歌不过是我的灵魂与生活碰撞的产物,我希望自己能不为任何目的去写诗,单纯反映生活的悲欢离合。”肖燕说。

忠于梦想才能飞得更高

追梦和年龄没有关系,热爱诗词、喜欢表演、爱好音乐、舞蹈……一旦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肖燕便会鼓励自己去学去做。偶然看到招聘演员的信息,她便尝试着拨通了电话,随后客串了陕西电视台《都市碎戏》的小角色,之后还在一些电视剧中饰演了小角色。久而久之,忙碌于平凡生活中的肖燕认为自己需要“充电”,她综合了家庭经济状况后,决定报名老年大学的诗词班、音乐班,舞蹈班,通过学习,她的各方面能力都在不断增强。曾先后创作诗歌一百多首,《一幅画》、《哭与笑》、《狂野的歌声》等作品得到了不少网民的赞赏,并与西安四位作家,合作出版诗集《关中诗魂》,目前,肖燕一边在打工,一边在创作诗歌,立志做一个民间诗人,琐碎的生活打磨不掉她对诗歌的热情,只有忠于梦想,才能飞得更高,这便是一个打工者的诗歌情怀。

本报记者赵丽莉粟洁实习生邓倩任雨诺

新闻推荐

西安交警雨水中捡到多副车牌 快看看 有你的车牌吗

7月24日晚的暴雨给行人、车辆的行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说,还冲走了你的车牌。莫慌,西安交警帮你捡了回来。不慎丢失号牌的朋友,快来看看这里有没有你丢失的车牌吧。陕A0WL02,陕AU1330,陕E8549E,陕A88Y4...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