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泾河墨彩韵 山高水长故乡情 ——陈安福先生与他的书画作品集《最美是故乡——画说泾阳》 杨波海
雷抒雁
大地原点
咸阳仲春,阳光明媚。陈安福先生居室客厅,靠窗的一方书案上洒下一片金辉。当我翻开74岁的老先生题赠的书画作品集《最美是故乡——画说泾阳》的时候,内心油然而生一份敬意。
这是老先生二十余年心血的结晶,是他对地灵人杰故乡的倾情描绘和激情写意,是一部独具特色、形象生动、弥足珍贵的地域人文珍藏。
陈安福先生,1943年生,泾阳县泾干镇吉元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这部书画集收录了先生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150幅,其中画作129幅,书法21幅,分为四辑。“最美是故乡”是对故乡泾阳自然人文景观的泼墨敷彩,如《泾惠渠水泽万民》《古渠春晓》《泾惠渠秋色》《大地原点沐春晖》《川流电站水闸》《安吴青训班革命遗址》《古渡即景》以及《泾阳八景》组画等。“故乡人杰”是对故乡有关仁人志士、乡贤名人形象的刻画塑造,这些人物,上至秦代,下到当代,如郑国、郭子仪、杨良瑶、王徴、徐法绩、刘古愚、于右任、李仪祉、吴宓、冯润璋、仵德厚、李若冰、雷抒雁、张之光等。“故乡放怀”是一组书法,书写的是古今名家吟咏泾阳的诗赋文章,有历史流传至今的《郑白渠歌》,唐吕牧诗《泾渭扬浊清》,吴宓诗《安吴堡感赋》,有《崇文塔赋》,丹徒王际《登嵯峨》,明邓山诗《泾阳水利》,明王徴《河渠叹》,明乔奉先诗《文川秀色》,有于右任诗二首、雷抒雁诗《父亲之河》节选,还有一首自作诗《泾惠渠首写生感赋》等。“美在生活”收录了作者日常生活中创作的山水小品、花鸟画、人物写生画稿等。一卷在手,翰墨飘香,丹青焕彩,故乡集美,琳琅满目,不仅给人以艺术观赏的愉悦,而且让你感受到魅力泾阳自然人文的审美陶冶。
2009年,泾阳县组织艺术家到仲山写生采风,陈安福和大家沿泾惠渠首山顶上行30余里。正是深秋时节,黄叶红叶相间,层林尽染,家乡美好的自然风光让他流连忘返。移步换景,他一路写生画画,如饥似渴,不知疲倦,来不及收入画面的美景,就用相机拍下来。此后不久,泾河新电站蓄水,他又和大家坐着游艇游览了泾河峡谷。两岸山石嶙峋,经过千万年风吹日晒,石头的肌理犹如戈壁的风砺石,形象独特,充满沧桑,令人惊叹,给人震撼。这两次写生游历,更加深了他对故乡山水的热爱,坚定了他用画笔描绘故乡的决心。他一头钻进画室,夜以继日,集中创作了数十幅描绘泾河流域山水风光的画作。这时候,他开始萌生了以书画创作系统表现魅力泾阳的想法。于是他又开始自觉地涉猎故乡人文景观的描绘。他殚精竭虑,搜集整理有关历史遗存的资料;他跋山涉水,足迹踏遍故乡的土地,进行实地采风写生;为了一幅满意的作品,为了捕捉到创作灵感,他会在一个写生地几十次来回奔波。《郑国渠》组画的创作,其中有几幅他十天半月苦苦构思而不得,伤透了脑筋,有时一幅画就有七八幅废稿,为的是既符合历史遗迹原貌又兼顾时代变迁,既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又具有时代感,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呈现。有时要凭着一首诗词、几句话构思一幅作品,就感到非常艰辛,他呕心沥血,反复构思,许多时候画了一半推倒重来,力求做到画作既符合原作的立意情境,又在意境上有所拓展和提升。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陈安福书画同修,苦学精进。他早年在西安美术学院学习,2001年临近退休,已是泾阳县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他,依然赴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去进修,历时两年。退休后,他专事描绘故乡风光人物,平日顾不上家,顾不上照顾老伴,近几年过年都不休息。他自知年事渐高,必须抓紧完成,否则会留下遗憾。这些年,他为了完成故乡系列画作,没顾得上画其他画,没赚一分钱,但他无怨无悔。他说:“泾阳是我的故乡。在我的心目中,故乡最美,故乡的山水风貌堪与其他旅游胜地媲美,更何况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凭着对故乡的一腔热爱,凭着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已逾古稀之年的陈安福终于完成创作、出版了《最美是故乡——画说泾阳》这部书画集,从中可以读出他对家乡极其深厚的赤子情怀。这些书画作品,融入了他的艺术创造,融入了他的人生年华,融入了他生命的全部。我同历史学者、教授雒长安先生有着同样的感受:“从这些闪耀着艺术之光的一幅幅画作里,仿佛读出了夕阳之下的泾水细浪,波光粼粼,千里奔腾;读出了伟岸峻拔的嵯峨连峰,松柏青翠,漫天幽香。”我也从一幅幅人物画和诸体皆备、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中,读出了泾水流域的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历史风云和时代闪光。
午后的阳光更强烈。一束光芒照射着满头银发、挥毫书法的陈安福老先生,这分明是一幅美好的画面。唯愿先生艺术生命常青,如这阳光般明媚灿烂。(B)(10)
新闻推荐
刘江峰,咸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康复医学会会员、咸阳市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年,曾在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