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的守护神——记已故淳化县文博副研究员姚生民(下) 丁延平
为了进一步增强群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姚生民在润镇、城关、铁王、卜家等地学校,以及程家堡、凉武帝、城前头、赵家庄等村,借村民集会、中小学课堂,结合淳化县丰富的历史故事为师生村民宣传文物法规政策。1978年秋,在固贤镇下常社小学向学生宣传文物保护有关政策后,有一位10岁左右的小女孩拿来一个云纹瓦当,循着这条线索,在附近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采集瓦当40余件。在姚生民的感召下,他的妻子也加入到保护文物的队伍中来。1981年7月,他妻子听人说县城塬畔坷?村有人挖出了铜香炉,回家立刻告诉了姚生民,夫妻二人一同前往,果然看到一个刻有“家鼎”的汉代铜鼎。其后,根据妻子提供的线索,姚生民还先后采集到“云阳鼎”、陶葫芦等文物。
几十年来,姚生民利用召开文物保护工作会议的机会,在文化馆举办文物展览,举办文物知识竞赛。还编印了《货币图录》《中国古代青铜器》《文物动态》小报供文保员学习,还为文物保护员订阅了《文物天地》杂志。同时撰写了一百多篇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稿件,在省市县媒体刊发。经姚生民考查报县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报省人民政府公布3处。他用送书画、婚丧事行情等方式将文保员紧紧地团结在自己身边。1997年5月,有文保员报告,有人在县内走私文物,在领导和同志的安排下,他假扮成走私犯,一次收回春秋等时期文物8件,同时缴获明清之际铜熏炉一盏,为馆藏孤品。广大文保工作者在姚生民的指导下,先后在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农行,以及村民家里收集到了珍贵文物一千余件,避免了这些文物的遗失和损毁。在姚生民的建议下,淳化县1986年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1992年组建乡(镇)文保组织18个,确定文物保护员52人。
“甘泉文化研究第一人”
有一个时期,淳化古墓被任意毁坏,盗掘事件时有发生,姚生民急了,找到淳化县委宣传部,希望通过媒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那篇报道被刊发在《陕西日报》头版,终于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重视,盗掘之风被有效遏制。甘泉宫遗址,就像姚生民的子女一样,几乎每隔些时间他都要前去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任何一个汉代遗迹都清楚地记在脑里。但当地个别群众对于耕地附近的汉代城垣遗迹,看不到眼里,认为又不是啥珍贵文物,就任意破坏侵占。姚生民就上前制止,对方看到他一个退休老汉,不以为然,但姚生民据理力争,向有关部门汇报,极力保护。一次,又有人计划推倒汉代宫墙,建宅基地,姚生民实在没法了,找到淳化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话没说一句,却热泪满面,后经县文物旅游局与省市有关部门联系,使得这最后一点城垣遗迹得以保存至今。他保护文物的事迹先后被《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省市电视台、电台所报道,获得各级奖励20余次。
为了挖掘出文物背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姚生民潜心研究这些珍贵文物及众多的遗址。几十年里,考古学习笔记累计近百本,超过600余万字,搜集的各类图表近千幅。为研究学问,他不知老之将至,迅速成长为文博界的行家里手,先后被陕西省考古学会、博物馆学会、中国钱币学会陕西分会吸收为会员。他先后出版了《淳化县文物志》、《淳化旅游资源》《淳化胜迹述略》《颂淳诗集》《新中国出土瓦当集录(甘泉宫卷)》《甘泉宫志》等十余本,还发表论文、考古报告,以及推介淳化的文章二百余篇于《考古与文物》《考古》《文博》《中国文物报》《文化周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文汇报》等数十家报刊,其中,《甘泉宫志》等书,流传于日、美、德、澳等国,被学界称为“甘泉文化研究第一人”。而他牵肠挂肚的那三千余件文物,也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于2006年在刚落成的古朴典雅的文博馆里永久展出,成为淳化县对外展示自身形象的一张金名片。(B)(13)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军朝包鑫王晓田摄影报道漫步咸阳城区,如同欣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公园绿地广场,布局清晰;奇石小品入林,功能完善;一栋栋美轮美奂的高层建筑与“八纵七横一环”的城市道路交相辉映,活力四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