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妮娜亲爱的战友我们部队从个省市赶来的老兵来
通讯员 张妮娜
“亲爱的战友,我们5848部队从10个省市赶来的老兵来旬阳看你们了……”72岁的原铁道兵王泉代表战友们在烈士纪念碑前悲痛陈词。
5月23日,已经分离40多年的原铁道兵第十师48团的39名原铁道兵、学兵在西安集中后组团来到旬阳,看望已故战友,重游战斗故地。他们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许多人修过襄渝线路。
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都是花甲老人,在战友的墓碑前,老兵们或默默驻足,或抬手抹泪,或轻声嘱托……老兵们一个一个墓碑仔细地看,遇到自己熟悉的名字,赶紧拿出手机、相机拍照,念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战友,我们来看你了。”
63岁的陶玉和在1970年还是个17岁的小伙子,以学兵身份从安康走了两天来到旬阳,“我们主要任务是修便道,刷坡,建营房。”提起当年印象最深的事情,陶玉和笑着说,“当年,我们死都不怕,就怕饿肚子。定量一个月45斤粮食,没有肉没有菜,都是十七八的小伙子,每天劳动强度太大,没有油水的饭怎么也吃不饱。”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陶玉和因表现优秀,在1973年转成铁道兵,1974年襄渝铁路通车典礼后,毅然去了青藏铁路,一干又是3年。
队伍中的赵彦明是“铁二代”,说起此行,他感慨万千,“父亲也是一名铁道兵,1979年退伍后直到现在都在甘肃陇南当老师,以前因为信息不发达的原因没有联系上战友,几经辗转,终于在2013与自己的战友们取得了联系,这才有了作别30多年后的相聚。”
此行的发起人和策划人王泉已72岁高龄,不久前做完股骨头手术行动不便,虽需要别人搀扶仍坚持活动,他刚气十足地说道:“我之所以要坚持组织这些活动,就是希望有更多人继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将铁道兵文化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紫阳富硒茶开放融合做大做强纪实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