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北地区首例 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成功 改变传统角膜移植手术人捐角膜缺乏困境

西安晚报 2016-05-23 02:03 大字

本报讯  家住安康的李女士上山砍柴,不慎伤到眼睛看不见了。若苦等稀缺的角膜捐献则遥遥无期,继续拖下去很有可能会导致失明。1月20日,经过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的手术,李女士成为西北地区首位生物工程角膜的移植者。目前,李女士视力正在恢复中。

昨日上午,记者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角膜病区见到了正在术后恢复的李女士。今年52岁的李女士家住安康,是一名聋哑人。李女士的儿子告诉记者,今年1月初,母亲上山砍柴时,不慎右眼被扎伤。初期眼睛上有个小白点,家人也没在意,就为其用了些眼药水。但之后李女士眼睛越来越痛,并看不见东西了。辗转很多医院都没有好转。

“当时患者来医院时,情况已经非常严重。”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角膜病区主任吴洁表示,李女士被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难度很大,一旦药物无法控制感染,必须进行角膜移植,否则只能摘除眼球。但在目前角膜捐献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李女士很可能还没等到角膜供体,就已经失明了。

考虑患者病情不能再拖,医院决定为李女士植入生物工程角膜,这是西北地区首位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患者。1月20日手术成功进行。随后,医院还成功为另外2名患者进行了生物工程角膜移植。

生物工程角膜长啥样?

吴洁表示,角膜是眼球前部的一层高度透明组织,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对成像起关键作用,一旦混浊或受损将直接导致患者失明。“混浊的角膜就像毛玻璃一样,而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角膜病,一旦药物无法控制感染,必须进行角膜移植,否则面临摘除眼球的危险。”

当前,角膜盲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捐献角膜手术移植、人工角膜移植术等。国外虽然已经有以异质性材料如玻璃、硅胶等为原料研发制作的人工角膜,但这些人工角膜均为人造高分子化学材料制成,存在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差,临床试验效果不佳,无法形成连续化上皮,不能与患者自体组织完全整合等缺点,病人排异反应很明显。

而生物工程角膜最大特点是融合性好。这么神奇的材料长什么样呢?吴洁说,“就跟平时戴的隐形眼镜基本一样,厚度在0.2~0.45毫米之间。”它由异种角膜经脱细胞特殊工艺多级处理,去除了角膜中的细胞、杂蛋白、多糖等抗原,保留了天然角膜基质胶原蛋白结构,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能与周围组织快速整合,并随着自身细胞的迁入改建,移植角膜逐渐透明,患者视力也逐渐恢复。

生物工程角膜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据悉,我国角膜盲患者数量庞大,且逐年增加。患者长期遭受失明的痛苦折磨。加之国内眼库奇缺的现状,大部分患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捐献。

吴洁说,“生物工程角膜的成功使用,有望改变传统角膜移植手术中角膜供体来源困难、手术成功率低的困境,为众多角膜盲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

生物工程角膜能够替代人体捐献的角膜吗?对此,吴洁表示,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适用生物工程角膜,“生物角膜只能针对未穿透性的角膜损伤进行移植,这部分患者占所有角膜致盲患者一半。一定程度上可大大缓解人捐角膜缺乏的现状”。

西安300多名患者 等待角膜捐赠

时间最长者已等1年了

本报讯  角膜病是我国排在白内障之后的第二大致盲眼病,全国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每年新增患者有10万人。目前,角膜盲患者唯一复明方法就是角膜移植手术,就是在健康人去世后捐赠角膜移植给患者。

近年来,因外伤导致角膜损伤的越来越多,各种感染、酸碱烧伤、化学伤和外伤等都可能导致角膜盲。大部分角膜盲患者均有可能通过角膜移植重获光明。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角膜供体严重缺乏。全国每年捐献仅仅为3000余例,加上国外捐献或进口的眼角膜,每年施行的角膜移植手术仅为4000~5000例,绝大多数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等待。

“虽然如今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高,但角膜供体奇缺。国内大医院都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一度,做角膜移植手术的医生都开始做白内障手术了。”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医生吴洁表示,角膜来源奇缺,导致很多患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捐献,甚至因为没有角膜来源,将导致永久失明。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眼库的登记本上已密密麻麻登记了300多名患者,他们都在排队苦苦等待角膜捐赠,等待时间最长的患者已经等待1年了。

本组文/记者张黎娜   图/记者张宇明

新闻推荐

刹那间 爱上有温度的商场 ——空前盛宴聚集开元商城钟楼店

转眼即逝,2015年已成历史,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举国欢腾时刻,开元商城钟楼店为大家准备了各类超级福利内购会。这个周末,不妨约上三五好友,带上家人一起来开元商城度过一个美好的新年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