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二月节日多 □韩养民
中和节
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兴于长安,始于贞元之初,首倡者是唐德宗李适。
在平息了朱泚、李希烈叛乱之后,唐德宗改元“贞元”。他认为,三月有上巳节,九月有重阳节,而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却没有一个节日,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就征求宰相李泌的意见。李泌为京兆(今西安)人,历仕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威望很高,他觉得德宗所说颇有道理,为此他建议:废除以往正月晦日(正月最后一天)为节的旧例,改贞元五年(790)二月一日为“中和节”;这一天,皇帝要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祷丰收等等。德宗听了十分高兴,完全采纳了李泌的意见,立即颁布了一道诏令,以贞元五年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同时规定,每年此日给官员们放假一天。
唐代宴会总少不了赋诗乐舞,中和节宴亦复如此。德宗李适喜欢作诗,在中和节曲江宴会上,皇帝赐御制诗,百官奉和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需要指出,因中和节第二天就是“二月二”,后世便有人把二者混为一谈了。
春龙节
在中和节次日有二月二节,俗称“龙抬头”或“春龙节”。此日,北方有理发、炒豆豆之俗。千百年来,人们相信这天剃头,就能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时时吉祥。一年之中,此日理发店的生意最好。
是日晨,以棍敲锅沿曰震虫;以彩纸等穿成串吊于房梁,谓之“穿龙尾”,寓龙尾下垂,龙抬头之意。当日,吃饼者曰“食龙鳞饼”;食面者曰“食龙须面”;吃菜团子曰“食龙蛋”。妇女该日不做针线活,恐怕伤龙眼。读书人是日始进书房,谓占鳌头。这些习俗均与古代敬龙、崇龙、祭龙之俗密不可分。北方人相信二月二日是“龙的生日”。另外,此日各地还有庙会,如北京黑龙关有二月二庙会;陕西耀县药王山,二月二日举行药王山庙会等等。
龙抬头之日,京都长安有挑野菜之俗。仲春二月,正是春暖花开时节,杨柳吐翠,遍地野菜。此时,人们走出家门,挖野菜成为一时的风尚。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说:“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早春二月,曲江园林,碧波荡漾,荠菜鲜嫩,是人们挖野菜首选之地。长安市肆也有卖荠菜者。权倾一时的宦官高力士,唐肃宗时失宠,被放逐充军贵州,路过巫州见山谷多荠菜,却无人吃。他感叹道:“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长安的二月二日挖野菜之俗到了宋代变成了挑菜节,宋人张来有《挑菜》诗写道:“久将松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这是宋人二月二日挑菜习俗的真实写照。
二月二日,也是迎富之节。古人正月末“送穷”,二月二日“迎富”。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天部》中说:“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谓之迎富。”迎富之俗到了宋代更为流行,宋人魏华富《迎富》写道:“才过结柳送穷日,又见簪花迎富时。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何求我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隋人意看儿嬉。”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宋代迎富之俗和时人的心态,是迎富诗中的佳作。
二月二日还有“开笔礼”,值得一叙。相传二月初三为文昌神的生日,凡求科举登第者,都要敬奉文昌神。而在此前一日,即二月二日,要为学童举行“开笔礼”。行礼时,要拜孔子像,之后由启蒙老师用红色朱砂在学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点聪明”。这里的“痣”与“智”相通,有开启智慧之寓意,从此眼明心亮,好好读书。那时读书人要行四个大礼——“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的“开笔礼”是人生第一大礼,从此学童就正式入学读书。
花朝节
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人们称此日为“花朝节”,亦称“华朝”。唐人《提要录》:“二月十五为花朝。”花朝节至迟定型于唐代毋庸置疑。由于气候不同,各地的花朝日也不尽相同,除农历二月十五日外,还有二月二日说、二月十二日说及二月十三日说。清人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宋代二月二日为花朝节,此风由洛阳兴起的。
另据《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诚斋诗话》:“东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每逢花朝节,人们剪五彩纸粘在花枝上,“赏红”“贺花神”。
武则天执政时常住陪都洛阳,每逢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三日)她都会游园赏花。同时令宫女采集百花,将其与米一起捣碎,蒸熟后分赐近臣,名为“百花糕”。
花朝节,庶民百姓也走出家门,挖荠菜做羹。荠菜是拨开春之门的使者,自古以来是蔬菜中的鲜品。当时民间盛行以荠菜作汤,其味鲜美无比,至贫之家亦可制作。此汤颇受百姓欢迎,美其名曰“百岁羹”。此名别致文雅,令人回味无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翟小雪实习生马艺玄)昨日上午,团市委在地铁行政中心站举行“美丽西安骑行有我”健康骑行暨创森志愿服务宣传活动,30余名志愿者参加骑行,传播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理念。在活动现...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