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与仁义村的缘分

西安晚报 2016-05-22 01:27 大字

□辛中 仁义村在西安南门外东南方,紧挨着环城南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仲秋时节,我随父母亲来到仁义村看亲戚。当时,村中道路狭窄曲折、坑坑洼洼,村民住房低矮破旧,院墙高低参差不整。到亲戚家时已近中午时分,村人扛着锄头刚收工回来。吃饭时亲戚家人说,夏粮欠收,上面要求以秋补夏。到这里的所见所闻,给我的第一印象与贫困农村差不多。第二天,我们进城看到了气势恢宏的古城墙和典雅壮观的钟鼓楼及一些高大建筑物,才感到西安就是与乡下不一样。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西安上学期间,多次到仁义村的亲戚家做客,当时他们划归碑林区管辖,同时改为吃商品粮的菜农,生活条件也较前大为改观。仁义村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溢于言表。村南的空地上建起了一片高楼,部分村民也拆除平房盖起了楼房,能够看到少数人先富起来的迹象,我的亲戚家后来也建起了楼房。

说来也巧,我刚调到西安工作时,曾租房住在仁义村,成了这个村的“村民”,我打心眼里称仁义村为我们的村子。近年来,仁义村统一规划住宅建设,经过拆迁、改造,昔日村中狭窄不平、晴天风吹灰飞、雨天泥泞难行的街道已被宽阔平坦的水泥马路所替代,低矮破旧的房舍和高低不整的院墙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齐刷刷的新建楼阁。如今,在这里居住的有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的土著族,有驻村企事业单位的工薪族,有来古城的打工族,还有来自外地务工经商的暂住族……仁义村已成为大型集居区。

今年春节过后,我到亲戚家去,适逢古城南城墙上搞灯展。当天晚饭后,我们登上了亲戚家的楼顶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城墙上那花灯的河流,红的、白的、黄的……各色的灯一串串、一簇簇,与明月和群星相映成趣。这时我不禁浮想联翩:昔日长安城宫廷里的花灯,肯定也无法与如今现代化大规模的灯展相比,生活变化太大了!

新闻推荐

甜水井街的睦邻

□周成民在西安的甜水井街,我家曾居住了半个多世纪。我家的门牌号是东西甜水井街甲字64号。从1943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拆迁改造,我家一直在此居住。在这个院子居住的,除了我们一家,还有来...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