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无声世界里的美丽

西安晚报 2016-05-22 01:21 大字

在西安美术学院,有这样一群大学生,阳光下,他们在操场奔跑。他们的艺术世界异常精彩,一幅幅作品显示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艺术的感悟。从外表看与其他大学生没有不同,但他们的世界是无声的,他们是全国八大美院唯一的特殊教育艺术学院里的一群聋哑大学生。

3月23日下午,在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 207教室,工艺美术师张树珉正用手势和助教老师的手语向学生们讲木雕技艺中的立体圆雕,作品是一只小老鼠。每一位学生手中都拿着一块木块,用铅笔画上了图案,拿着专用的锉刀和刻刀磨着雕刻着。张树珉戴一副眼镜,长长的胡须与黑白相间的头发,在课堂间穿梭讲解和指导。他说:“刚刚接触这些孩子时,觉得有些心酸。后来发现孩子们很刻苦认真。有时候提早就在教室里等我了,之所以教这些孩子木雕,是因为木雕是一种生存技能,不需要太大的工作空间,一个人就可以把作品做出来。”

这些特教大学生每天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学习专业课。任睿婕老师学的是手语特教专业,她负责教授两门文化课,她说:“聋哑大学生的体育成绩都不错,他们性格有些倔强,所以要加强引导。他们很聪明,对艺术充满热情。”

除了手语,特教大学生交流表达的另一个工具是智能手机,他们通过微信、QQ交流起来更加方便。戴眼镜的王希最喜欢画画,他学习油画已经8年了,课余时间他会画一些画,勤工俭学,上大学对于王希来说,除了获得一张高等教育的文凭,更重要的意义是认识了许多朋友,将来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你看,这是用废旧弹簧做的、这是用牙签做的、这是碎布拼接的、这个是用废塑料袋和绳子做的海洋生物。”在特教艺术学院的其他课堂,特教大学生们正制作着各类艺术工艺品。一把黑豆、一把小麦、一把小米、几十种粮食在学生们巧妙的设计下,变成了一幅幅充满现代风格的装饰画。特殊教育艺术学院院长秦东教授告诉记者:这是为陕西省一家粮食单位创作的一组作品,创意一是表达对艺术的感悟,二是通过展品呼吁爱惜粮食。特教课程选用这些便宜材料制作艺术品,核心是变废为宝,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美术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打基础。3月25日是2016年美院特教艺术本科招生的日子,一百多位全国各地的聋哑考生在家属和亲友的陪同下进行考试,有限的名额对于考上的学生和家长无疑是开启了一扇艺术之门。

西安美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2014年8月成立,前身是建筑环艺系特教艺术设计班。目前,已毕业聋哑大学生300余人,在国际、国内各项比赛中获奖近200项。

图/记者谢伟  文/ 记者任娜

新闻推荐

雁塔区1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兴善寺西街将综合提升改造

本报讯(记者郭欣实习生曹楚楚)近日,雁塔区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这18个项目总投资121.6亿元,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并重,对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产生很大推进作用。此次...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