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胶片拍照的农民摄影家 西安办展讲述农家人诗意情怀
他是一个在陇县山区耕种13亩土地的普通农民,他是一个上世纪70年代就拿起相机的农民摄影家。时至今日,在胶卷与胶片机早已被封存至人们的记忆里,他还在用一台二手富士相机,记录着家乡父老乡亲最朴实亲切的生活。他是60岁的谢万清。去年,他的作品漂洋过海,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亮相。昨日,他在西安汉城湖广场上的首次摄影展《我的父老乡亲》吸引了众多市民,了却了一位农民60年的心愿。
中国农民普遍关心粮食和蔬菜,可谢万清更关心用相机记录中国农民的真实影像。他的家乡在宝鸡市陇县温水镇峰山谢家沟,平均气温低于11℃,不能种回茬庄稼,收成差自然贫困交加。刚上完小学,就只得辍学在家放牛。上世纪70年代,西安知青来到村里,教了谢万清用相机给自己和牛群拍纪念照。从此这个小小的方盒子,给放牛娃打开了另一个精彩世界的窗户。
1977年县上修水库,陇县商店唯一一架74元钱红梅120相机让谢万清欲罢不能。他靠一天拉10车石头挣工分和补贴,又挖药材,攒了整整三年才攒够了74元。从此,谢万清把镜头对准了田间耕作的人、庙会戏台上的人、尽情敲锣打鼓耍社火的人、偷着在树下谈恋爱的年轻人、炕头上的小娃娃、新婚夫妇掀盖头的瞬间、草垛里的旱烟老汉、土崖边上的牲口……一百多幅影像活色生香,从久远年代直到当下。
尽管种一年玉米才能卖2000多元,尽管为买一台3500元钱的二手富士相机,谢万清需要借遍乡亲,可他镜头中记录的不是世事的艰难,而是一个农民诗意栖居的田园风光。从一个农民内心自发生成的构图、色彩和光线,传递出的是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许多上了年纪的市民一幅幅看过去,看到的是回忆和中国乡村40多年的社会缩影。许多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称赞:“拍得真讲究,咱陕西农民了不起!”谢万清说:“我喜欢我们的山清水秀,喜欢我们的父老乡亲。”
去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承办方从网上看到谢万清的作品,被作品的厚重朴实所震撼,工作人员立即找到谢万清的电话。这下,陕西陇县农民的影像作品第一次漂洋过海,跟欧洲观众见了面。
40年了,放牛娃小谢成了老谢。胶卷早已退出时代舞台,谢万清开始托人在网上买胶卷,拍好了再在自家的简易暗房里洗出来。前几年,陇县一众政协委员们你50元、他300元地给谢万清凑了9600元钱,买了台尼康D7000,鼓励他多拍几近消逝的社火民俗。可老谢还是爱鼓捣他的二手胶片机,他说:“胶片摄影才是真正的摄影,我觉得拍照片也是在讲故事,讲好我们那塬梁沟峁的故事。让城里人知道我们家乡究竟有多美,了解我们陇州文化。”
一个贫困农民想在省城办摄影展,简直难于登天。囊中羞涩的老谢处处碰壁。最后,还是老谢的徒弟——西安一位跟拍老谢的故事好几年的纪录片导演,最终帮他在汉城湖广场上找到了场地。影展办成了,老谢感慨:“帮我圆了一个梦,一个怀揣理想的中国农民的梦。”
记者职茵 实习生张君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鑫)昨日,西安市委老干局组织市级老领导及各区县、市直各部门60多位离退休干部党员,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座谈。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一名老党员,必须要保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总...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