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出生证引出 尘封多年温馨回忆 寻找44年前最美护士
“于大姐,你现在在哪里?过得还好吗?”随着护士节的临近,一张出生证引出了许阿姨尘封多年的回忆。
44年前,许阿姨入住现在的西安市第一医院,因为丈夫在边防部队,她只身一人待产。就在许阿姨孤单无助时,温柔和蔼的产科护士于大姐走到了她的身边,量血压、测胎心、加油鼓劲……于大姐的认真负责深深感动着许阿姨。
讲述一张出生证背后的故事
今年72岁的许俊娴是一名退休教师。“这是我和老伴在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留影。你看还有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莫斯科红场……”退休后热爱旅游的许阿姨和丈夫游览了多个国家。就在5月5日,许阿姨度过了72岁生日。“儿子有出息,孙子乖巧可爱,家庭幸福和睦,我现在非常知足。”提起儿子,许阿姨眼中满是自豪。因为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2010年许阿姨的儿子还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
前段时间收拾房间时,许阿姨无意间找到了儿子44年前的出生证。那是一张已经泛黄的纸片,上面清楚记录着儿子的出生时间和地址,在看到助产护士一栏,许阿姨心里泛起丝丝温暖。
当年她只身一人待产默默流泪
“她当时30出头的模样,穿一件白大褂,中等个头,说话轻声细语,总是笑呵呵的……”一张小小的出生证将许阿姨的思绪拉回到44年前——1972年的3月19日晚上。
丈夫是一名边防军人,怀孕、待产都是许阿姨一个人扛,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临盆前,为了方便哥嫂照顾自己,许阿姨搬到了位于盐店街的大哥家里暂住。3月19日晚,出现生产征兆的许阿姨住进了离家最近的西安市第一医院妇产科。“当时待产室内共有3人,所有产妇都有亲属陪伴,只有我孤零零一个人,苦苦熬着。当时我心里很害怕,也很担心,只能一个人偷偷掉眼泪。”
女护士一句句暖心话让她不再害怕
在待产室熬了一夜,3月20日一早,交接班后,一名女护士走到许阿姨身边,她就是许阿姨口中的于大姐。“别紧张,别害怕,深呼吸,相信我,我会帮助你的……”看似普通的几句话,让独自苦熬一夜的许阿姨心里顿时一阵温暖。
因为胎儿太大,阵痛持续,护士于大姐一会儿量血压,一会儿听胎心。“不好,胎心不正常。”11时许,于大姐发现了许阿姨的异常,急忙通知医生。
“马上手术,否则孩子就保不住了。”医生话音刚落,全科室的医护人员就忙碌起来。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孩子很快出生,是个4.25公斤重的男婴。许阿姨回忆说,儿子出生后便出现窒息,浑身是血的医生顾不上太多,倒拎起孩子就往屁股上打。终于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所有人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许阿姨说,为了抢救她们母子俩,整个妇产科的医护人员放弃午饭和午休,现在回想起来,她心中满是感激。
她想寻找当年的护士于大姐
44年过去了,护士于大姐的身影始终是许阿姨心底最暖的回忆。“我看西安市第一医院联合西安晚报发起征集活动,邀请市民讲述在‘一院\’的就诊故事,分享老照片中的难忘记忆,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热线。”许阿姨说,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寻找到当年的护士于大姐。
许阿姨告诉记者,于大姐现在应该快80岁了,不知道她身体可好、还记不记得她?
参与方式
如果您有与“一院”的故事、老照片,可通过以下渠道分享:1.拨打本报征集热线029-88229999;2.投稿邮箱zhanglina@xawb.com;3.关注“在线西安”微信公众号,参与征集活动(附上二维码和扫码说明)。从参与的市民中将筛选出75名幸运读者,在7月中旬西安市第一医院75周年院庆之际,和“一院”一起共度“生日”并赠送价值380元的免费体检套餐。
本组稿件由记者 张黎娜 实习生许哲采写
新闻推荐
技师学院举办职业教育周活动近日,西安技师学院举办了职业教育周活动。活动期间,学院承办陕西中华职业教育社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技能大师进校园启动大会,并结合自身实际科学...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