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 与残疾人朋友共筑梦想 ——西安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综述

西安晚报 2016-05-22 00:56 大字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身有残障却自强不息,生活贫困仍乐观进取,沐浴关爱而追梦不止。

生活在彰显活力都市之中的残疾人朋友们,和着现代西安前进的乐章,畅享着残疾人事业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一度因家庭贫困而无力适配人工耳蜗的失聪儿童,已经能够发音喊出“妈妈”了;曾经求职无望的“弃儿”经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踌躇满志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多年足不出户的“幽怨人”,如今生活有了起色,心情好了,精气神也有了,坐着轮椅登上舞台,唱响中国梦……

在西安,因为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残联组织的帮扶,有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创新的残疾人***模式,让困顿的残疾人走上圆梦之路。

机制创新  资源整合

为困难残疾人脱贫制度保障

近一年多来,市残联结合西安市实际,制定特惠优惠政策,有效维护残疾人权益,为残疾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出台了《西安市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建立激励机制,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提出明确要求,为西安市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脱贫奠定了基础;制定了《西安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细则》,确保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精准及时发放到位。制定出台了《西安市“十三五”精神病患者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方案》,取消了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和全年服药救助的名额限制,将原来服药救助每人每年600元标准提高到1500元。起草了西安市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各部门承担的责任,完善了相关实施细则。

——这些政策规定,既有近期任务,也有长远规划,为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采取机构依托、资源整合、互利共赢的思路和模式,不断拓宽服务路径,形成覆盖全市的残疾人服务网络。与卫生医疗机构合作,累计建立定点康复机构92个,分别承担视力、肢体、听力、智力、精神病等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全年为3.7万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各类康复服务。与民政、卫生部门和社会力量合作,利用富余场地和设施,累计创建残疾人托养机构34家,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开展各类托养服务;落实资金556万元,用于市精神托养服务中心后期建设、装修和设备配置。与地税部门合作,不断完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和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运行模式,建立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年审、残保金征收管理服务系统,初步实现了精准年审、精准征收的目标。安排资金160万元,对2个省级、9个市级、11个区县级就业扶贫基地给予扶持,极大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规范盲人***行业管理,创建盲人***直补点20家、规范化管理服务点18家、省级盲人示范点5家。

——这些机构的建立和完善,既是残联组织提升服务能力的有益尝试,也是整合社会资源、更好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的机制创新。

项目带动  精准救助

为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

市残联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根据残疾程度实施了分类施保。动员广大残疾人积极参加城市居民医疗、农村新合疗和城乡养老保险,根据残疾程度对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减免。投入6115.824万元,对一、二、三级2898名困难残疾儿童少年和79629名成年困难残疾人每人每月分别发放生活补贴110元和60元。投入916.86万元,对西安市15281名重度残疾人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护理补贴。

将农村困难残疾人住房纳入安居工程、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项目,残疾人分别享受到了普惠特惠政策,完成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500户。开展教育资助活动,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困难残疾学生和困难疾人家庭子女657名。开展残疾人远程学历教育,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做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工作,为1796名残疾人发放了燃油补贴46.69万元。积极推进无障碍进家庭项目,落实资金186万元,为310户有改造需求且具备改造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市残联扎实推进项目带动,不断扩大服务残疾人的覆盖面。

一是残疾人康复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认真领会残疾儿童康复“抢救性”三个字的深刻含义,抓住最佳黄金康复期,最大限度地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挖掘和发挥他们的身体功能潜能,下大力气创新工作模式,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制定并落实了包括验配助视器、助听器,为听力言语、孤独症、脑瘫、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为重度听力障碍人员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和为肢体残疾儿童进行矫治手术等项目在内的0—16岁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救助政策,做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救助0-16岁残疾儿童少年1037名。重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为5581名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全年服药救助,为2976人次重度患者提供了住院治疗救助,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残疾人就业得到妥善安置。创新按比例就业工作机制,全市年审单位9.6万余家,新增安置残疾人就业1512名。大力开展自主创业,投入149.4万元,对348名实现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给予资助。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全市330名残疾人走上公益性岗位并获得补贴。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残疾人5747名。积极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共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3811名。开展残疾人自强绿色行动,资助2500名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业,有效帮助了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

三是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市级以上媒体报道193篇,《中国残疾人》杂志对西安市残疾人事业新成就作了专题报道。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聋人节”、“盲人节”、“肢残人节”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运动员参加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第六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10金、5银、20铜的优异成绩;举办了《抗战组歌》巡演活动,在西安和延安两市先后进行了11个场次的专场演出,近7000人观看;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进社区等活动,吸引众多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称赞。

曾经接受了市残联免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脱贫开店当老板的肢体残疾人高峰兴奋地说:“残疾人扶助政策的含金量越来越高,项目带动的成效越来越明显,我的梦想实现也越来越近!” J 8

新闻推荐

曲文投连续五年荣膺全国文化企业30强

本报讯(记者张佳)昨日新鲜出炉的第八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再次获此殊荣,成为西部唯一一家连续五年蝉联该奖的文化企业。近年来,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充...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