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之作家访谈 心魂连大汉 文思难自已
■记者 肖雪
这片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的遗址似乎总是难以用言辞来形容。也许从表面看,这里只留存着巨大的柱础石和残破的瓦当,但只要对那段历史稍有了解,你就会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基因内部的共鸣。无论走进这里多少次,我们都很难描述出那些隐藏在夯土城墙、宫殿遗迹间的故事。每每想到自己正和汉武帝、张骞、司马迁处在同一个生命场,爱着他们的爱,梦着他们的梦,就仿佛真的和两千年前的大汉心魂相接。万种情绪、千般话语此时便一股脑地涌上心头,却不知怎样才能一吐为快。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在日前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一年多来两次走进这片遗址,每次都被深深震撼。“一时间文思倾泻、不能自已,接连写下了两首赋。”
一赋汉城
2014年秋日,未央区和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邀集国内部分曾获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著名作家来到汉长安城遗址。“我作为受邀者的一分子,那一次算是把遗址走了个透。眼观耳闻,收获真是不少。”吴克敬说。
噫嘘唏!虽然作家常饱含热情,但能让吴克敬连用这三个语气词,也足见他当时的激动。“那样一段记载民族辉煌、王朝霸气的历史就交织在这一片遗址上,让人怎能不大发感慨。我的文思完全收不住,于是就迸发出了《汉城遗址赋》。”
在这篇《汉城遗址赋》中,吴克敬写道:“团结苑伟,上林百里,建章桂殿神阙,天禄石渠宝阁。错落有致,布局宏阔,宫宇华美极奢,楼台辉煌显贵。遗址堆山,开渠为池,垂柳依依烟色,波光粼粼焕彩。金銮雾绕,生树杂花,翠鸟和鸣风顺,紫气霞霓天光。”汉长安城曾经的雄伟华丽、美不胜收,被作家形容为“天造地设”,而更让吴克敬感慨追思的,是这里承载的历史画卷。“开疆拓土,和睦邻邦,卫青去病击胡,昭君出塞和番。西域张骞,《史记》司马,万里雄风联谊,青史千古文章。”西汉两百年历史,就这样浓缩在百余字里。
俱往矣!岁月梭行,两千有年,残垣赫然在望,殿阁岿然犹存,而天缘地结,汉城遗址兴哉。吴克敬说,汉高祖刘邦始建的宏大汉城,依靠的是举国之力,以后数代又屡修屡建。“今天我们要对这么大一片汉城遗址进行保护,可以想见西安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时需要多么巨大的魄力。但是他们不畏困难、直面问题,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已经让这里展示出了新面貌。”
再赋未央
刚刚故去的陈忠实先生在那次活动中,写下了一篇短文——《大写一个“汉”字》。他在文中说道,这沉甸甸的一个“汉”字,如果不到西安城北汉城遗址的未央区来,就无法知晓这个字的重量和质量,更无法通晓这个字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情怀。
吴克敬告诉记者,其实就连未央区的名字,也得益于未央宫的建设,所谓“长乐未央”是也。“历史的纪年写得非常清楚,公元前206年建立的西汉王朝,过去了四年,亦即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并开始兴修汉长安城,从此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段雄壮辉煌的盛世时代。”此后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汉长安城先后作过新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和隋的都城,东汉献帝、西晋惠帝和愍帝等,也曾短暂的以此为都。粗粗算来,汉长安城作为帝王都城的时间长达369年。
弹指一挥间,汉长安城已经走进了21世纪,而它对历史的传承,以及现实的影响,将超越时空,继续发挥在现代更加重要的作用。“汉长安城不仅属于未央,属于西安,属于中国,扩而广之,它也属于全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遗址,是目前最为迫切的一项艰巨任务,保护利用好了,那真的是大家的福气。”
被这样的心情激荡着,吴克敬禁不住提笔再挥就一篇赋:“胜哉未央,凤舞龙飞,明珠宏图。耀古铄今瞩目,都城中心崭新,华彩横空,龙头引领。虹桥飞架纵横,服贸购物天尊,铁龙穿梭,金市旺盛。绿色风光无限,自然生态无穷,富足琛荣,未央永恒。”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拓玲)昨日,由团市委、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承办的第四届“小小考古家”活动开幕,全市近千名中学生在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参加海选笔试。据悉,经过...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