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博物馆里究竟能不能拍照?

三秦都市报 2016-05-05 12:16 大字

游客在博物馆参观并用手机拍照

新闻提示:4月23日,央视《开讲啦》节目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谈到在博物馆展厅拍照问题时,陈馆长开口就是段子:“你拍的像素也好,清晰度也好,都不如我们官网上的图片,你到官网上下载就可以”“我感觉在博物馆,拍照的都很傻”……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的“在博物馆拍照很傻”言论引发网友热议并迅速在网络上形成热点。还有网友搜罗出陈履生在博物馆拍照的图片并调侃,陈副馆长出国参观博物馆时,也经常相机不离手……那么,去博物馆到底要不要拍照、能不能拍照、如何拍照?带着诸多疑问,本报记者走进多家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查。

国博副馆长:“在博物馆拍照很傻”

连日来,记者走访陕西历史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发现,很多游客手里拿着相机,快门咔嚓咔嚓响、“茄子”一遍一遍喊、自拍杆“神器”越举越高只为拍出最好的照片。不过因为爱拍照,人们惹出的麻烦也不少,有为拍照耽误旅游行程的,有为争取照相时间干脆不吃不喝的,有工作人员为了制止游客在危险区域拍照起冲突的......

人们常说一句话: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博物馆应该是第一站。去了博物馆,看到如此多凝聚着人类智慧结晶的珍品,不少人都会拿出手机、专业或非专业相机进行拍摄、合影,以此留作纪念。“我感觉在博物馆,拍照的都很傻”……在4月23日央视《开讲啦》节目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表示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博物馆的强大,只有博物馆的强大,才有国家文化的强大。谈到在博物馆展厅拍照问题时,陈副馆长开口就是段子:“你拍的像素也好,清晰度也好,都不如我们官网上的图片,你到官网上下载就可以”。

“法国的《名馆·名家·名作》的展览,第一天是可以拍照的,第二天紧急发通知不让拍照,而原因就是第一天发生了一件让大家至今都感到很后怕的事情。”陈履生说,在马奈作品前面,因参观的人很多,里三层外三层,有一个人拍照挡住了后面的人,后面的人叫他不要挡,手一推,把他的手机打到画框上去了,如果打在画上,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紧急通知不许拍照。

拍照有意见,不让拍照更有意见,为了顺应民意,最终博物馆还是同意大家拍照。但是陈履生认为拍照有很多问题,观众进去之后,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拍照上,而忽视了具体看作品。

对此,陈履生提醒大家,去博物馆的时候尽量少拍照,并表示“你拍的像素也好,清晰度也好,都不如我们官网上的图片,你到官网上下载就可以,而且你手机拍的,根本就看不清楚……你去卢浮宫看《蒙娜丽莎》,你也傻傻地拍照,根本拍不着,它那个网上高清像素,连每一个裂纹都能看得清楚,你拍它干吗呢?”陈履生表示,去博物馆应该花时间去感受,不需要浪费在拍照上。“我感觉在博物馆,拍照的都很傻。你在博物馆里面拍个照,跟你出门拍个照,还是你,一样。”

网友炮轰:你不拍照?要傻站着?

陈履生对于博物馆拍照的的一番话,立即引起了网友的轮番吐槽。在众说纷纭中,网友对“在博物馆拍照很傻”的观点基本呈现出支持和反对两大“门派”,并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

支持陈履生“在博物馆拍照很傻”的网友们认为,现在不少人去博物馆只是一味的去拍照,以显示自己“到此一游”,根本没有用心思去欣赏博物馆内部的藏品,这种行为“确实很傻”。其中一名网友@江伊望炸南墙说:“很多人拍照就是为了装逼发朋友圈”。@卖狗的单身汪说:“每次去博物馆,基本都不会拍照,因为我知道即使拍了,以后也不会去看。选几个感兴趣的作品,仔细看着讲解,欣赏一下瓷器的纹路,观察一下作画的细节,了解一下写诗的背景,这就够了。虽然可能以后我都记不起来,但至少我曾经感受过,也算是陶冶了自己”。@平丈斋主认为,其实陈副馆长的意思无非是谴责那些进了博物馆为了拍照而拍照,根本没打算认真欣赏的人,这种人确实为数不少,但不等于把所有拍照者都骂进去了。

反对陈履生“在博物馆拍照很傻“的网友们则认为,去博物馆就是为了去受教育长知识,顺便拍点照片,以后看照片也能回忆这些经历,下载高清图跟自己拍出来的完全不是一种感觉。但是,国博官网有高清图吗?不少网友表示没见过,@艾渣渣要长个说:“说的挺对,前提是真的有高清”,@春梅狐狸说:“那就请馆长大人给个高清云盘地址,要360度的”。

随后,还真有网友找出了馆图,就像陈副馆长所说,连古远的裂纹都看得清楚。但是,又有网友说了:“陈副馆长,馆图拍的太死板了,还有水印啊,怎么看怎么不合适啊”。@几苇渡说:“博物馆是全民的,不是几个学者的,更不是馆长的。除了对文物会真的造成不可恢复伤害外,都不应该禁止拍照。包括那些所谓版权的理由,作者如果怕传播就不要展览了。请国家博物馆先提供些无水印高清大图下载,这才是态度。”

还有网友说:“拍照是对我当时当地自身感受的一种记录,拍完我可能不会再看,但无论过了多久再翻到那张照片,它呈现出我的角度看到的世界,想的是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不是傻不傻的问题,这只是代表我们曾来过,留下的是我们的回忆!去风景区也是如此!难道去旅游观风景的时候你不拍照?要傻站着?”有网友搜罗出陈履生在博物馆拍照的图片并调侃,陈副馆长出国参观博物馆时,也经常相机不离手……

记者调查:大部分博物馆允许拍照

就博物馆内拍照问题,记者走访了省内部分博物馆。“游客在展厅内拍照的行为他们博物馆是允许的,但是为了保护文物,在拍摄时是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对此还设有提示标志。”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参观秩序整体上良好,游客素质普遍较高,但也有个别小问题存在。由于大批观众一下子涌入博物馆,致使展厅内空气混浊,个别游客在参观时会有些喧哗,影响了其他游客的参观。在参观中,博物馆虽然明确注明展厅内拍照禁止用闪光灯,不许触摸文物及复制品,但是仍有个别游客用强光拍照,有些游客会触摸一些文物复制品。

记者了解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碑林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等也都表示允许参观者在馆内进行拍照,但是针对特殊文物也是禁止使用闪光灯拍摄的。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专门为参观者设有拍照点,在满足参观者拍照的同时确保了馆内文物与参观者的距离。

“现在仍由不少人把博物馆‘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和‘不允许拍照\’两个概念弄混,实际上,除了一些对版权等有特殊要求的展览,大多博物馆已经不再限制游客拍照。”西安博物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台湾地区的展览还会有限制拍照方面的规定,原因大概是有版权和学术研究方面的考虑,但闪光灯是大家都不允许使用的。很多博物馆的展厅内也会有不能使用闪光灯的提示,如果观众用,工作人员会提醒。但对于偷拍、强拍等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主要还是靠自觉。此外,由于不少游客在摄影方面属于“门外汉”,使用手机或傻瓜相机时一般都是自动模式,也在不知不觉中就使用了闪光灯,这给他们的文保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如何“安放”想拍照的心

“大部分的文物对强光是非常敏感的,闪光灯的光线里面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彩绘、尤其是纤维质地的文物上面的色彩对这种光线非常敏感,会造成它纤维的断裂和结构上的断裂。久而久之,光线的累加会造成它色彩的褪色,甚至会使文物表面裂化,并造成它的发脆、发黄。积累起来到最后文物就会受损,那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机会就少了。”多位文保工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人认为开一次两次闪光灯不会对文物造成多大影响,而事实恰恰相反,闪光灯每次闪烁都会给不同文物带来不同的伤害。

在网友们对“在博物馆拍照很傻”的吐槽中,网友“狐狐”的观点受到了不少人的点赞,她说:“我觉得在不影响展品的情况下拍照应当被支持!现在手机相机基本功能都有,关掉闪关灯拍不会对展品造成伤害,不要使用自拍杆影响别人。另外,博物馆应该建立良好的安保和疏通机制,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而否定所有拍照的意义。认真欣赏和拍照并不矛盾,并不是说拍照的人就一定不认真欣赏。”

“如果说顾客是商家的上帝,那么观众就是博物馆的上帝。博物馆的所有工作就是要为各层次的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把满足观众的合理需求放在博物馆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包括展示、讲解和复制(拍摄)藏品各方面做出便利化的安排,使馆藏艺术品和文物的社会效益最大化,这是博物馆作为公益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国家投巨资建设博物馆的初衷。”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彭德认为,在不用闪光灯的前提下,所有的美术馆、博物馆都应畅通无阻自由地拍。彭德建议,博物馆、美术馆给观众提供下载展览图像的机会,事先把作品全部拍好,观众用手机可以很快把相关信息拷贝过去,要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如果博物馆能无偿地提供,就会解决这个矛盾。文/图温琳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当失眠搭上便秘 看中医出招

本期专家:张海峰中医主治医师,先后就读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有系统而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和良好的中医临床素养。先后从师于陕西省著名老中医孙曼之先生、广州市名中医黄德弘教授。曾工作...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